“以艺启智”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日期:2019-02-21   作者:特教研究所   

宋晴丹 蔡新  黄旭

浦东新区致立学校把“尊重生命,个性发展”作为办学理念,以艺术特色教育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以艺启智”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从校本艺术课程的开发原则、主要内容、实施途径、管理保障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综合艺术康复训练的模式与方法等,加强儿童康复训练效果,促进儿童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一、校本艺术课程的开发理念

我校艺术特色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和发挥教师的教育专长而自主研发的课程。

我校学生综合艺术康复是指以各种艺术形态促进学生康复和发展,以增加训练活动载体的丰富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共同注意,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康复与发展,即主要是指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四个方面的发展。

我校艺术特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艺术活动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强调艺术教育对学生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艺术具有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情感的体验、交流、表达与控制;强调学生内在精神的自由显现与流露,强调主动性;更强调创新潜能的自由展现与表达,从而构建了校本特色课程的基本架构。

二、校本艺术课程的开发原则

生活性原则: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即艺术,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发展性原则:艺术课程要有效地促进特殊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艺术经验获得的发展性,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并在艺术经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艺术个性的发展。

补偿性原则:艺术课程要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语言、记忆、行为、情感等缺陷,运用特有的教学内容、要求、手段和方法等补偿学生缺陷。

融合性原则:关注智障学生艺术活动与家人的亲子融合体验、与社会人的亲密接触的融合体验、参与社会融合的体验、与大自然的融合体验,从感知到感悟,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

综合性原则:艺术综合性原则既包括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年龄的综合性、教育方法手段的综合性等,也包括视听的结合和时空的结合,重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等。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主要内容

我校艺术特色课程有很多内容,根据不同学生实际发展需求而开设,主要为美术类、音乐与文学类、舞蹈类、生活艺术类等四大类,每类中有多个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康复需求、特长发展等选择参加。

(一)美术类

1.绘画

1)儿童画:儿童画培养学生天真稚拙的、跳跃的、富有节奏感的色彩感觉,培养学生在直观感受的支配下的造型、色彩构图等能力,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瓷盘画:瓷盘画结合中国水墨画的特点,用富有中国山水气息的图案用丙烯颜料层层晕染,注重中国画的技法运用,画面生动而丰富,提升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3)国画:中国画是中国的艺术瑰宝,让学生通过中国画的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4)油画:初步了解油画,学习油画最基础的创作方法,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

2.雕塑

1)石膏:《神奇的石膏》校本课程是我们在辅读学校中开展艺术教育的一种创新,石膏因其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可塑可画,成了我们的首选。

2)艺术3D立体画:特殊儿童在绘画时难表现立体效果,通过3D打印笔能有效地将其呈现出来,从而锻炼特殊儿童平时接触较少的空间感,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3)水晶滴胶立体造型艺术:特殊需要儿童往往有情绪障碍,将未完成的作品加以破坏。水晶滴胶作品具有良好的保存性,可以进行反复修改,并且可以加入许多多元化的材料,如学生制作的泥塑,彩沙等。加大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可操作性,完成作品质量较高。

4)肥皂雕塑:用肥皂雕刻的艺术品,锻炼学生精细动作能力。

3.手工艺制作

主要有绒线编织、串珠、彩泥、布艺、丝袜花、“变废为宝”、十字绣、剪纸等等。

4.摄影

摄影能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培养特殊学生的感受力、注意力和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的能力。

(二)音乐与文学

我校将音乐与文学结合,让学生在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中感受美和实践美。音乐与文学是很容易结合的,歌舞、说唱、戏曲、童话剧、音乐剧、配乐诗歌朗诵等等,都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给学生更多的生活模拟体验。

(三)舞蹈类

舞蹈类课程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主要包括音乐律动、舞蹈、体操等课程。音乐组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梯队训练,精心编排的舞蹈培养了学生自信,发展了学生的大运动肌能。

(四)生活艺术类

学校着力开发有地域特色的生活艺术课程,如居家艺术、土布工艺,家乡的彩豆、布贴、裁剪、针线、吊饰、抱枕、靠垫、沙包、装饰画等这些活动注重对学生手指小肌肉群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注意力。

四、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途径

我们遵从“最近发展区”理论,以“艺术见长,育残成才”为引领,切实提高智障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肢体康复训练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初步确立起了学校的特色课程的实施途径。

(一)重视艺术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我们主要围绕学生发展需要来开展有效课堂艺术教学活动,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要求,结合学校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本校的课程。

(二)开设艺术拓展活动

结合实际,设计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计划,每天开设艺术拓展活动和艺术团队活动课,保障艺术教学的课时量,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康复与发展。

(三)举办学校艺术节

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努力为特殊学生提供艺术实践和展示才能的舞台,促进每位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四)参与社会艺术活动

艺术组教师积极组织、训练、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级舞蹈表演、美术绘画、手工制作等评比参赛活动,舞蹈队已多次到中央台、上海电视台、残联、社区、兄弟学校演出。

(五)注重校园环境熏陶

我们注重操场、走廊、楼道和教室等的环境布置,用学生的艺术作品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五、校本艺术课程的管理保障

对于特殊教育而言,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的艺术成就,而真正重要的是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热忱和主动改变生活的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生活水平。因为,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感知世界的两条途径,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活动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智障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存。我们首先建立和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学校专门成立艺术教育领导组,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艺术辅导员担任副组长,部分本条线负责人、相关教师、校外艺术辅导员等为组员。

(二)制度保障

我校有艺术教育专项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还有例会制度,用制度来保障活动的开展。教务处要求有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艺术教育,具体落实在教学计划、学习设计中,并进行艺术教育学习设计的教学常规检查,并把渗透艺术教育内容作为评选优秀学习设计的重要标准。

(三)经费保障

学校大力支持艺术教育,确保经费的投入。添加设备,购买材料,每年投入大笔资金扶持艺术教育,每年向区残联申请经费用于艺术方面的比赛及活动。

六、校本艺术课程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综合艺术康复”促进了学生粗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具有了更强地主动学习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艺术熏陶下,最大限度地触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动力,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让教师明白综合艺术康复的核心是康复,而综合艺术仅是达到康复目的的手段,教师能运用综合艺术康复激发、维持学生参与训练活动的兴趣,而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这种艺术技能,同时让学生在综合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更适切的康复与发展。

(三)整合资源有效服务

综合艺术康复”充分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种资源,使综合艺术康复内容、策略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切实地为学生的康复与发展服务,使学生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中习得必备的生活知识和技能。

(四)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综合艺术康复”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些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职业延伸服务社会

在“综合艺术康复”训练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艺术品制作技能,而且具备了艺术创造思维和职业认同感,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这既能极大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又是学生融入社会的桥梁。

 

我校以艺术特色建设为依托,以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艺术专题活动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形成多学科、多渠道的格局,从而在微观层面上探索出一条学校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把作为美育范畴的音乐、美术、艺术课教学作为我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致力于塑造审美型的人格。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致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