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霞 严蓓洁 姚方
多数智障儿童精细动作较差,主要表现为肌无力,提不动重物,拧不动瓶盖等;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不够,不能捏起微小、轻薄的物品;手眼协调存在问题,大脑神经较难有效控制手的精细动作。这些手部运动发展迟滞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生活技能的学习。基于此,我校尝试利用生活工艺品制作对智障学生进行精细动作训练,主要为泥塑(橡皮泥、超轻粘土、陶艺粘土和田地泥土)和编织(稻草、麻线和旧布条)两大类,让学生在抓、握、揉、捏、撕、拧和缠绕等练习中,精细动作、手部力量、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一、手部力量训练
训练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手部力量情况、学生的喜好和训练预设目标提供不同的训练材料。同种材料也可能需要不同的揉捏力量。如橡皮泥随着在外暴露时间增长揉捏力度就需要加大;田地泥土跟添加水的多少和泥块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编织物品盘绕需要的力度与材料的粗细有关等。
(一)泥塑中的力量训练
1.自由揉捏
训练初期,学生先进行自由揉捏训练,为后面的训练奠定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适合训练的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玩捏,不要求捏造固定的形状。学生可以整把抓握,也可以手指用力对捏;可以单手玩,也可以双手一起用力抓握;可以把材料置于掌心,手掌相对用力挤压;可以是双手展开用掌心或掌背拍打,也可以双手紧握拳头捶打;还可以抓起材料在工作台面上拍打(如把田地泥土拍成正方体等)。针对个别手指力量小的智障学生,教师可以先帮助把软陶泥揉软,也可请力量大的学生帮忙。虽然是自由揉捏训练,但是由于智障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旁边给予一定示范,使学生玩出更多花样,体验更多揉捏的方法,手部力量得到更充分地训练。
2.借助辅具
经历自由揉捏的阶段,学生基本掌握了揉搓的技能,这时可以逐步引入一些辅具,变换训练策略,提高学生训练兴趣,丰富作品内容。
(1)用捣蒜器揉匀泥塑材料。学生选择喜欢的泥塑材料(可以不同颜色混合),放入干净的捣蒜泥中,用手握紧捣蒜锤,反复用力捶打,使材料更柔软,更有弹性和延展性,颜色更丰富,更均匀。这主要训练学生的抓握力和捶打力。
(2)用擀面杖擀出需要的厚度。泥塑材料揉捏均匀后,置于工作台上,双手抓握擀面杖两端,用力擀压,制成需要的厚度。这种训练方法简单易行,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通过控制泥块的大小、厚薄,从而调整力量训练的强度。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或和学生一起推动擀面杖,使学生掌握操作方法,结合自闭症具有刻板行为特征,帮助学生反复擀压,强化训练效果。
(3)用模具按压成形。擀制好泥饼后,取出各种形状的模具,让学生把模具放在泥饼上,用力向下按压,做出相应的造型和花纹;也可以把泥塑材料分成均等的小团后放入手动面条器中,用力按压面条器,把泥团变成条状的“泥土面条”。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厚度和材质的泥饼训练学生的力量;也可以通过用手掌或手指按压,训练不同部位的力量。
(4)用瓶子进行插拔训练。部分泥塑材料自然风干或者烤制后,质地会变得很坚硬,不易变形,基于这种特质设置了插拔瓶塞的力量练习。在教学生为瓶子制作瓶塞时,由于瓶口大小不等,在制作或者筛选瓶塞时,常会出现不易塞上或拔出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插拔力量的训练。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透明的玻璃瓶,并在瓶子中放入学生喜欢的泥塑作品,学生想得到泥塑作品,会更努力地打开瓶塞。
(二)编织中的力量训练
1.搬、抬和拖拉材料。准备几大捆稻草秆、几大盘粗麻绳或者几大包旧衣物,放在空旷的平地上,通过情境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搬、抬和拖拉的方式移动的另外一个地方,训练他们的力量。
2.捆扎稻草。准备一捆干燥整洁的稻草,辅导学生一手抓起稻草秆(稻草秆数量、需要的力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变化),另一只手拿一条细麻绳用力缠绕到稻草上,用力缠成“蛇”状的胚,为后续做地垫等小工艺品做准备。训练初期,稻草秆的数量不要多,随着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每次抓取稻草秆的数量。
3.捆绑物体。训练包括系紧麻袋等,学生要掌握用手指抓紧麻绳,向两端用力拉、缠绕和系麻绳等动作。麻绳的粗细影响学生的用力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手部力量和手的大小选择不同粗细的麻绳。
4.撕扯旧布。教师准备旧床单或衣物,指导学生手指捏紧旧布向两边用力撕扯。刚开始时,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撕扯的动作,可以由教师、或其他同学拉一端,智障学生两只手拉住另一端,用力撕扯。在智障学生能力有发展后,慢慢过渡到学生独立完成撕扯布条的动作。
二、手部动作灵活性训练
多数智障学生手指灵活性不足,手部动作笨拙,手指、手腕关节活动能力滞后于常人,具体表现在不容易捏起小的、光滑的、轻薄的物品(如书翻页等)。所以也要针对其手部灵活性展开训练。
(一)泥塑中的灵活性训练
1.
用软陶泥制作“馅饼”或“花卷”。智障学生把软陶揉匀,用擀面杖做成“面片”后,训练学生把“面片”卷起来,做成“馅饼”或“画卷”。学生在卷的过程中,动作的敏捷性和连贯性得到强化。
2.用泥塑泥揉搓面条和珠子。学生用泥塑泥揉搓面条或者珠子是灵活性训练的基础,手部功能差的学生以揉搓面条开始,随着手部功能发展,逐渐尝试揉珠子。另外,“粗面条”比“细面条”容易搓,“大珠子”比“小珠子”容易搓,因此,教师可通过改变“面条”的粗细和“珠子”的大小,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当学生通过多次训练,能够揉搓出粗细均匀的“面条”和接近正圆形的“珠子”后,训练学生用牙签在珠子上穿洞,为后面的串珠子做准备。
3.用铝丝、麻绳和丝线串珠子。教师通过变化珠子的大小,串孔的大小以及穿线的材质(铝丝、麻绳和丝线)调节训练的难度。其中,大珠子容易,小珠子难;孔大的易穿,孔小的难穿;铝丝最容易串珠子,丝线最难。开始只要能把珠子串起来就可以了,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指导他们有规律地串,并做一些小艺术品(如项链、小摆件等)。
4.制作泥塑生活艺术品。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泥塑作品,是对学生手部灵活性的多方面训练。如教师做软陶人偶时,训练学生为人偶粘贴五官等,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捏起并正确粘贴。如几位智障学生一起做一个“开口的豌豆”软陶作品,一位学生负责做“豆皮”(用手掌拍扁或用擀面杖做),其他学生做小“豌豆”(揉搓成小圆球),最后,学生协同把“小豌豆”有序摆放到“豆荚”内。
(二)编织中的灵活性训练
1.粘贴稻草秆、麻绳或布条。教师在木板、硬纸板或者生活用品上勾画出图形,训练学生把稻草秆、麻绳或布条有规律地粘贴在上面,制作成有新意的生活用品。在制作过程中,除了拿捏、涂胶水等精细动作,可能还涉及到折断和剪断等灵活性练习。
2.
搓麻绳和布条绳。把一条麻绳或布条中间的部位固定在挂钩上,训练学生搓麻绳或布条绳。主要用手掌同向搓两段绳子,之后拧在一起就成为一条新的粗绳子,以此训练手部灵活性。布条绳子可以选择颜色不同搓在一起。最后,学生可以把这些搓好的绳子盘旋在一起做成坐垫等日用品。
3.编插稻草秆、麻绳或布条。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编插稻草秆、麻绳或布条,这对学生手指灵活性要求比较高,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比较适合能力较好的智障学生。学生也可尝试从简单的“一前一后”平面形状编插开始,根据训练情况,设计难度递增的训练作品。
4.编织复杂的生活用品。随着训练的深入,学生可以学习编织草鞋,草帽,制作稻草画和稻草工艺品等。这对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等都有较高要求。
三、手眼协调能力训练
(一)泥塑中的手眼协调训练
1.捡珠子,把珠子放入瓶子中。学生把晾干或烤制好的泥塑珠子捡起放入碗中或放入瓶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珠子的大小,瓶口的大小增减训练的难度。
2.找泥塑小作品。教师把学生制作的泥塑小作品堆放在一起,请学生从中找出来某一作品或在不同颜色的珠子中找出来某一颜色的珠子,这些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看到相应物品,用手准确取出的协调能力。
3.插孔练习。通过在木板或者硬纸板上挖出大小不等的小洞,要求学生把粗细不一的泥塑柱子插入相应的洞中。洞口的形状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形状不同,难度也就不同。
(二)编织中的手眼协调训练
1.穿孔练习。学生用稻草秆、麻绳和布条等不同穿线,从卷纸筒、有洞的木板或硬纸板、螺丝帽、吸管、串孔大小不同的珠子等不同的物品中穿过,可以通过改变串孔的大小、使用不同材质的穿线来增减难度。
2.打结练习。训练学生用稻草秆、麻绳和布条等打死结、活结或一些造型,打好结后,再解开。在打结、解结时涉及到穿插等动作,对学生手眼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根据学生训练情况,也可以让学生用麻绳或布条做吊床等生活用品。
通过泥塑、编织等生活艺术品制作训练,智障学生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增强了,手部关节灵活性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致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