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教育调查
发布日期:2019-03-01   作者:特教研究所   

苏忱

调查研究是我党和国家长期倡导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目前,信息化时代到来,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也会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涉及教育问题的调查。为了便于针对性地讨论问题,本文只是就广大第一线教师研究中使用教育调查谈一些想法。

教育调查是研究者为了深入了解教育的实际情况,运用座谈、访问、问卷、测验与评定等手段,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材料并加以分析整理,借以发现存在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历史上最早的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赖斯(J.M.Reiss)在1897年做的对学校“拼写练习”的调查。当时,在美国的小学中,读法、算法、拼法和书写的教育几乎占了全部课时,有些人主张改变这种形态增加实科性的课程,但坚持传统课程的人则认为减少课时会影响教学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赖斯作了下述调查:他选择了每天用于拼写法练习时间相差极大的学校作为调查的样本。在这些学校中,有的每天用于拼写练习的时间只有15分钟,有的则多达40多分钟。赖斯通过调查得到结果表明,学生拼写测验的成绩与拼写练习时间多少无必然联系。这一结论不仅为改革学校课程的可能性提供了事实依据,而且引起了教育界开展教育调查的极大兴趣。此后,在美国逐渐形成了教育调查热,调查的内容和范围也扩展到各种教育问题中去。到20世纪20年代,关于教育调查的专著开始问世,并逐步完善成为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专门方法——教育调查法。

一、教育调查法的一般特点

与自然观察法相比,调查法不必在教育现场进行即时的观察,调查一般也不干涉研究对象的正常活动,由此可以采集到研究对象在自然进程中的若干资料。也可以采选相对多的研究对象,特别当前利用网络环境,可以从众多对象的数据比较中找出一般规律。

与教育实验法相比,又可以解决那些无法进行重复实验的问题研究,诸如天才儿童的成因、青少年犯罪问题、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原因、学生课业负担等课题,大多无法通过控制实验因素的方法进行研究。而采用教育调查法则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情况、掌握教育现状。所以调查法又是比较简单易行的研究方法。

虽然教育调查法应用日趋广泛,也成为深受广大教师欢迎并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但也有局限性,它只能揭示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而不能可靠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教育调查的基本类型

(一)依据研究的目的,调查可以分成三类:

1.现状研究。主要研究某一种教育现象或某一类学生目前状况和基本特征。譬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中学生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等。

2.发展研究。主要指对某一种教育现象或某一类学生的某一种特征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调查研究。发展研究又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两种。纵向研究是调查同一种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的某些特点。譬如“实验班学生两年内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状况的调查”,它是通过同一组学生对象两年内不同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调查,寻求其发展变化的研究。横向研究则是同时调查好几组有差异的研究对象(如年龄差别、性别差别、环境差别、区域差别等)的某种特征的研究,譬如“初、高中学生道德判别能力的调查”则是同时对初中生和高中生道德判别能力加以比较分析的研究。

3.区别研究。区别研究也可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把表现某种特征的人或事物跟不具有这种特征的人或事物进行比较。譬如,进入中年级以后学生的成绩开始分化,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分别对成绩持续上升的同学与急剧下降的同学进行调查,然后加以比较,看两者在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学习态度、心理发展等方面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就是造成成绩分化的可能原因。另一种是探索教育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称为相关研究。譬如,要研究“阅读学习时间与阅读能力提高”的相互关系,美国学者泰勒、弗莱和马罗亚麻(Taylor. Frye, and Maruyama) 1990年对195名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在校与在家所花的阅读时间对于提高阅读成绩的效果。在研究开始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一次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然后在4个月的期限内,从1月中旬到5月中旬,每天作阅读情况的记录。最后再做一次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排除自然成熟的因素,然后对阅读时间与提高阅读成绩的效果进行相关性的研究。

(二)依据调查范围大小,事项多寡,一般可分为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

1.综合调查。综合调查面铺得比较开,调查事项众多。譬如,“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就是一项综合调查,它涉及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等各方面内容。

2. 专题调查。专题调查则是调查内容相对单一的,即对教育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譬如:“小学生课外作业的情况调查”“小学生校内体育锻炼时间和体锻活动内容的调查”等。

(三)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又可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1. 全面调查即普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对象进行调查,比较适用于对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健康水平等面上状况进行了解。其优点是具有普遍性,能总体反映某种现状,缺点是这种调查往往只能通过问卷、填表等方式进行,难以得到许多生动、深刻的材料;而且由于调查范围广,往往耗资大、费时长。

2. 抽样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结果来推测、估计总体或全部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这也是在教育调查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但这种调查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样本能否代表总体,绝不能按调查者的主观意向和需求来决定调查对象的抽取与否。

3. 典型调查即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对其进行调查并用其结果来概括说明全体的一种调查方法。典型调查有时也被称为“蹲点”“解剖麻雀”,其优点是调查方法灵活多样;容易组织,又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和财力;有可能对典型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获得典型材料的结果。局限性是结论不能轻率地推论到总体状况。

三、教育调查的基本步骤

教育调查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阶段:

(一)确定调查课题,制订调查计划

从某种意义说,调查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调查的结果能否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很大程度取决于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并制订好相应的调查计划。大致要做以下几项工作: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目的确定调查内容。2. 进行方案设计,拟定调查计划。这个调查计划中通常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调查的目的;②调查的对象及范围;③调查的时间及地点;④调查的方式方法;⑤调查的步骤及日程安排;⑥调查的人员分工及经费安排;⑦调查报告完成的日期等。特别重要的是在调查的方式方法中应根据具体的内容明确究竟采用哪些调查手段,以保证调查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实施调查设计、收集和整理材料

调查设计是重要工作。通过调查,能反映某一内容的指标可以是很多的,但应力求选择有代表性又容易操作的指标加以实施。依笔者做过的教学调查为例作些说明。譬如,要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笔者把“语文学习能力”分为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四个调查项目,每个调查项目再进一步明确各项调查指标,设计相适合的问题以方便实施调查。譬如听话能力这一项目,考虑了听话的速度、听话的正确率、听话后的归纳概括等具体指标。然后再根据具体指标设计好调查内容:包括用记录速度听写10个字以内的短句;听写18字和27字的复句;听写160字的短文;用广播速度听完1000字左右的短文概括主要内容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产生出一系列可以让调查者直接获得紧扣调查项目的数据资料了。当然还需要设定统一的调查标准、统一的表格、统一的提示语等,力求使材料避免因观点、情感等影响而产生片面性。

收集资料,即把教育调查过程中采用观察、访谈、问卷、开调查会等多种手段获得的材料加以全面汇集。调查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书面资料。如工作日志、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各种教育行政档案等原始资料。另一类是来自调查对象口述或测验的资料,以及由调查者观察所得的教育现象的事实材料等。收集资料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但又是一项为了保证调查内容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工作。

通过调查收集得来的资料,必须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一般来说所有材料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叙述性材料,二是数字化材料。对于叙述性的材料应该用明白流畅的文字加以说明和归纳。对于数字化的材料则要用统计法、图示法和列表法等加以整理。一般整理材料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对调查材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完善性进行核查,一旦发现缺漏和错误可及时进行重访和补充;②把收集到的数据、零乱的原始资料归类、综合、分组并保存,并分别通过数据处理和文字归纳,使原始材料成为分类明确、条理清楚、易于分析比较的加工材料;③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三)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撰写,是教育调查研究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单纯地进行调查研究,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微小的,只有认真叙述其结果,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并通过交流使更多人了解其调查的结果,才能真正对教育决策、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调查报告的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等多种。无论何种调查报告大体都应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1.本调查研究有何实践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针对的问题,准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为后续研究可做的贡献;

2.是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调查的,应交待清楚调查的内容、要求、步骤;

3.对调查结果作出合理解释和说明;

4. 提出结论和建议。

由于在以后的文章中将专门论述科研报告的撰写,关于调查报告的撰写便不在本文中详述了。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