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问题,提高教研实效
发布日期:2019-03-01   作者:特教研究所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主题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徐少妹

一、教研背景

随班就读是我国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是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安置形式。不同类型与障碍程度的特殊儿童的融合必然造成班级学生巨大的个体间差异,这给普通学校的任课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一般比较关注占班级大多数的普通学生,不知如何为特殊学生设计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实效性。如何兼顾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需求,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大多数随班就读教师的主要困惑。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很多,既有现行教育机制体制的问题,学校整体课程安排的问题,也有教师专业性、师资培训的问题等等。基于目前普通学校较少配备专职特教教师(资源教师),而又急需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水平的现状,我们组织开展了“基于多元评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列主题教研活动。

二、教研活动设计

1.基本思路

教研活动设计基本思路:明确主题,以案例为载体实施教研;基于实践,学习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现场观摩,提供直观的课堂教学体验;问题研讨,提高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项目引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辐射全体。

2.预设目标

希望通过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使随班就读教师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认识,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能将特殊教育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真正落实过程性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发展。

3.活动主题

长期教研主题:基于多元评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于系列主题的确定,笔者首先分析了教师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与普通学生一样,特殊学生的课堂教学也要经历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但是由于特殊学生的独特性,“个别化”成了普教与特教的主要区别,也是普校教师普遍认为的难点。无论是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特殊学生的教育都以个别化为主要特点。因此,要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科教师除了提高自身学科技能外,特教方面,重点在于如何关注特殊学生需求,实施个别化教育。而课堂教学中个别化教育的实施首先要基于对学生的多元评估,然后整合课程、教材、教法和学法,组织开展有效的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并将其有机地整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各项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再根据每个学期的情况确定教研主题、目的、任务,安排每一次的教研。与多元评估相关的主题包括:评估的目的、内容、方法、实操,个别化教学研判的过程等;与课程规划相关的主题包括:学校课程规划专题培训、研讨,学校课程规划案例经验交流等;与组织教学相关的主题包括:集体教学中分层目标的确定、教学设计、特殊儿童教学支持策略(参与程度高、中、低)、教学技能、教学评价、协同教学观摩研讨、个别辅导的课程设计、个别辅导课程实施等。

三、教研活动实施

根据系列教研主题,笔者设计长短期教研目标,组建“随班就读教学有效性”项目组,实施项目研究与全区教研相整合,实现重点难点突破与区域辐射,发挥骨干教师和专业人员的引领作用,以骨干带动全体;小学与中学分类教研、多个教研主题整合和单一主题教研等多种形式。其中,以课例分析为载体和以案例为载体的主题式教研,是比较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模式。

教研活动过程参照“宝山区基于教师需求的五步一单主题教研规程”实施。“五步”即目标与任务、质疑与澄清、讨论与引领、展示与交流、实践与评价。“一单”即一个教研或学习任务单。教研活动的组织旨在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探索规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随班就读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下面以“为每个学生定制个别化课程——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主题教研为例,说明活动开展的过程。

1.具体目标和要求:发挥培智学校作为特教学科基地的专业优势,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以及开展个别化教学研判等经验交流,为各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提供思路。

2.活动过程

(1)明确活动主题和任务(提出问题、要求教师带着问题观课并思考)

提出问题:个训课怎么上?有何教学规范?个别化教育的实施有哪些关键因素?

(2)观摩实践研讨课

宝山区培智学校吴择校老师就一堂自闭症学生的个训课《听一听、想一想、做一做——两步指令执行》进行说课、授课。为避免对个训课堂的干扰,采用现场听课和会场直播两种观课模式,其中8名教师在教室听课。

(3)围绕主题的“问题式互动研讨”

针对个训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以及目标达成情况,教研员带领教师们进行了分析,并提示:针对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提升的三阶课程是什么?学生的差异性很大,如何为每个学生定制个别化课程,选编适合学生现有能力的适性教材?这就需要为每个特殊学生开展教学研判。

培智学校沈志萍校长介绍了学校教学研判过程:教师自述—教师答辩—专业委员会出具研判意见。“教师自述”环节,教师需要分析本学期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设定下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及选用教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策略和方法。“教师答辩”环节,教师对学校专业委员会和本教研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之后,专业委员会进行分析和讨论,两天后出具最终的“研判意见”。“通过”研判的教师接下来就可以备课了;“附条件通过”要按照研判意见中提出的要求进行修改,再提交专业委员会审核;如果研判结果是“不通过”,那么教师必须重新准备汇报的材料,再次提出研判的申请,进入第二轮教学研判,直至通过为止。

教师展示“教师自述”环节。通过十分钟的汇报,与会者看到了集体课老师如何在班级授课模式下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化学习目标的调整的,最后形成语文学科的个别化学习目标。

最后的互动研讨环节安排在QQ平台,教师们在平台上发表主要观点,以及对本次教研内容的阐释理解,撰写学习心得。

3.活动成效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于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解:通过教学研判环节:可以看到教师是如何评估学生、确定目标、编写教材的。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一节个训课):可以看到教师如何实施课程、达成目标的。社区实践环节:可以看到教师是如何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和技能。项目汇报和问题研讨环节:可以看到老师是如何基于教学开展教科研,提升教学有效性的。

一个老师在培训札记中写到:“教师带着自闭症孩子跟着教学节奏,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是随机的,而是系统的,不是简单地降低普通学生的教学难度,而是基于评估的,符合学生需求的个别化教育……” 可见,教师对于个训课的理解有了深层次的突破。

四、思考与建议

要有效地开展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主题教研活动,还要深入分析每个环节存在的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问题和影响因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不断加强随班就读教师理念的更新、知识技能的培养

对于普通学校的教师来说,虽然每个学校残障学生的比例非常小,很多学校的随班就读学生只有个位数;但是,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这不是靠单纯的爱心、耐心就足够的,还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并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教学技术。融合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在普通教室为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要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从“消极的怜悯”到“积极的支持”,从“特殊的关爱”到“真正的平等、尊重”,从“特教是爱心工程”转变为“提升教学有效性”。

2.深入开展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课程整体规划的研究

随班就读课程规划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是为特殊孩子融入普通学校学习提供服务的课程,随班就读课程建设是融合教育成功的关键。以试点学校为先行,组织推广成功经验是今后区域教研的重点之一。继续深入研究课程规划,把握好随班就读课程的特殊性,立足基础,找准融合点,调整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课程,让课程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3.深入开展基于课堂观察实践的有效教学基本要素的教研

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规划教学、管理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这也是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观察与实践的主要因素。围绕这四个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微观因素,我们还要深入挖掘教师的需求和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策划教研活动;从教师成长需要的角度策划教研活动;以解决共性、典型问题为目的策划教研活动。今后我们还需多加强课例研究、课堂研究,帮助教师提高协同课堂、通用学习设计等特教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研模式,开展更多的课堂观摩与互动研讨,围绕集体课、个训课以及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研究,围绕优秀教师的独特的先进经验设计教研活动,形成特教学科教研活动的问题链,并加强“实践”,立足教师实践进行有价值、有成效、有思想的主题教研。

(作者单位:宝山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