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谱系障碍儿童的同伴小组干预
发布日期:2020-05-21   作者:上海市特教资源中心    

同伴小组(Peer Network, PN)是同伴介入式干预(Peer Mediated Intervention, PMI)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在融合的社交环境中挑选出一些普通儿童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形成一个小组,在成人引导和同伴的积极介入下为有显著社交障碍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支持。已有研究表明,同伴小组干预能够增加自闭症谱系症儿童的发起、回应和社会互动的次数。

图1 同伴小组干预活动现场

同伴小组干预是要借用玩具和游戏使自闭谱系障碍儿童与同伴进行交往互动,以此为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提供改善社交能力的机会[1]。Harring和Breen于1992年第一次采用同伴小组对自闭谱系儿童进行干预取得积极的干预效果,Kamps等人在2014年进一步验证同伴小组的干预效果[2]。该研究选取四名一年级的自闭症儿童作为被试,每名被试有4-6名普通儿童作为同伴组成小组,挑选同伴需符合以下条件:(1)和被试在同一班级;(2)有分享行为;(3)和被试类似的兴趣爱好;(4)有良好的社交能力;(5)对被试呈现接受的态度。实验采用单一被试之跨被试多基线设计,每周进行三次干预,每次30-40分钟,活动时间分配如下:10分钟由教师引导讨论和对儿童目标行为进行定义,同伴进行练习,教师给予反馈;15-20分钟游戏活动,在同伴辅助下完成游戏活动,使用技能;5-10分钟由教师给予强化并给予反馈。教师和同伴可以采用文字或者图片制作活动大纲以提示被试活动流程以及如何做。教师需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干预,当小组成员能力提高后成人逐渐减少支持量。

图2 简化版大纲提示

研究结果显示,四名被试的发起行为和回应行为次数明显增多,社交总能力有所提高。采用同伴小组干预帮助自闭症谱系儿童符合目前融合教育的理念,该方法操作性强,易于普通学校中的教师使用。

参考文献:

[1]Sreckovic,M ., Hume,K. , &Able,H. Examining the Efficacy of Peer Network Interventions on the Social Interac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 Autism Dev Disord, 2017, 25(8):2556-2574.

[2] Kamps D, Mason R, Bourque K ,Feldmiller S, Turcotte A, Miller T. The Use of Peer Networks to Increase Communicative Acts of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4,29(4): 230–245.

编写者:黄楠 审稿老师:冯建新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