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报送数据,用好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夏爱珠

 

随着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的升级以及新版使用指南的出台,统一、快速、准确、高效的上海市残障儿童信息通报系统已经形成。作为该项目的试点区县,宝山区特教指导中心力争做到“准确报送,有效使用”,通过“准确报送数据”及时准确掌握我区各类残障儿童的基本情况,为残障儿童的预防、医疗、康复和教育工作提供适时、可靠的基础数据;通过“有效使用数据”为行政部门了解本区残障儿童情况和动态的变化以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我区残障儿童工作质量。

一、准确报送为教育康复提供适时可靠数据

宝山区的残疾学生量多面广,且残疾类别及教育安置比较复杂,为了确保我区残疾儿童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报送。区特教指导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固定一支信息员队伍,抓好两个报送环节,形成三级审核机制。

(一)固定一支信息员队伍

我区从2010年起建立起一支学校特教信息员队伍,并制定了《宝山区特教信息员工作职责》,特教信息员一般由学籍管理员担任,负责本校特教学生的信息采集及数据报送工作,信息员基本固定,如有变动学校需报送区特教指导中心备案。这支队伍通过连续三年的操作培训,对市特教信息通报系统平台以及操作流程已经基本熟悉,为顺利完成特教信息报送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抓好两个报送环节

1.学生信息采集准确。“信息采集表”中学校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一旦出错,那么后续报送到通报系统中的数据就会受到影响。为了确保初始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我们要求填写学生信息采集表后,家长、班主任、分管领导逐一审核并签字,尽可能杜绝错误信息的出现。

2.《使用指南》解读到位。《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教育子系统使用指南2013版》出台后,区特教指导中心对《使用指南》进行了详细地解读,例如:学生数据申报中的“残疾类别”“新入学”“入学时间”“教育安置”等,这些“指标解释”及“操作流程”中容易有异议、容易出错的内容需要一一明晰。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宝山区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操作流程》,根据市要求组织特教信息员培训活动,从时间节点安排、报送要求、报送准备工作、报送操作流程等方面对学校信息员作了全面指导。

(三)形成三级审核机制

   为了确保信息报送后平台中数据的准确性,区特教指导中心制定了《信息通报系统数据信息采集与审核制度》,实行三级审核机制。学校信息员一级核查,各校信息员在每一项信息输入完成后,需通过“查看”功能对每项填报的数据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学校特教分管领导复查,信息员全部完成数据报送任务后,由校特教分管领导进行二级复查,例如:“学校统计信息”中的“班级数”与“学生数”是否对应,“教职工数”与“专任教师数”是否重复等等;区信息员三级审核,区信息员对每一所学校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学校修改的同时做好“信息通报系统错误记录”,一方面为明年数据输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作为对学校考核的一个依据,纳入到对特教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

二、准确报送数据为行政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一)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提供依据

根据市、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特殊教育要由义务教育阶段向学前教育及职业教育阶段两头延伸,形成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使不同年龄段、不同障碍类型、不同障碍程度的特殊儿童都能受到优质的教育。

1.学前特教设点布局有依据。根据残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领取“阳光宝宝卡”的0-6岁各类残疾儿童为96名,分布在全区11个乡镇街道。但是从通报系统数据统计来看,2013年进入学前特教班的残疾学生有29名,未来尚有67名学龄前儿童需要接受学前特殊教育安置。我区地域比较广,残疾儿童分布相对分散,原有的海三幼儿园及呼玛幼儿园2个学前特教班点主要集中在宝山城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龄前残疾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据此,在特殊教育联席会议上,区教育局提出了《宝山区学前特殊教育设点布局规划》,协调各街道(乡镇)增加了9个学前特教点,每个街镇设一个学前特教班,较好地解决了残疾学生的入园问题。

2.特殊学生教育职业规划制定有依据。2014学年度我区进入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的初中阶段毕业的特殊学生共59名,其中普校随班就读46名,培智学校12名,送教上门学生1名。通过信息通报系统中“教育信息”对这部分学生的“毕业去向”统计,有36名的残疾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了各级各类技校或职校,2名已经就业,1名进街道“阳光之家”,还有20名残疾学生闲赋在家。根据特殊学生职业教育需求,我区制定了《宝山区特殊学生职业教育三年规划》,并通过与宝山职业技术学校协商,计划设立宝山职校特教班,开设社会、语文、数学、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文化课以及面点、计算机职业技术课,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

3.未入学适龄儿童排摸更准确。2011年起,区特教指导中心利用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信息数据与区残联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对未入学适龄儿童进行筛查:2011年比对了53名适龄儿童信息,发现7名未入学适龄儿童; 2012年比对43名适龄儿童信息,发现了5名未入学适龄儿童;2013年比对39名适龄儿童信息,发现了1名未入学适龄儿童。信息数据比对,大大提高了未入学适龄儿童排摸的准确性,提高了送教上门工作效率,确保了区域内残疾儿童入学实现“零拒绝”。

(二)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我区充分利用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数据,整合人、财、物等资源,构建比较完善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为随班就读工作的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2013年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数据统计,我区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同市教委的要求及基层学校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从资源教室建设来看,83所中小幼学校资源教室仅有13个,占随班就读学校总数的15.7%;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仅为3700元;从师资配备来看巡回指导教师仅为1名,除特教班有3名特教专任教师外,各随班就读中小学中尚未配备专职特教专任教师。

为了切实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区教育局制定了《宝山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规划》,2013年完成18所学校资源教室配备,使总量达到了31个,占2013年随班就读学校的39%2014—2015年将各配置30所资源教室,届时我区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能够覆盖到各街镇。2014年区教育局又制定了《宝山区特教经费及师资配备方案》,在经费方面将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调整至7800元,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使用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的通知》。在师资配备方面逐步落实了普校特教专任教师,2013年已经落实第一批10名特教专任教师编制,2014—2015年再分2批配备20名普校特教专任教师。

(三)为我区医教结合工作推进提供依据

我区以特教信息通报系统中各类残疾学生分布情况为依据,整合教育、卫生、残联等各部门资源,积极推进医教结合各项工作,为自闭症、脑瘫等各类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康复服务。

信息通报系统数据显示,2013年我区自闭症学生数为52名,但在培智学校自闭症训练中心训练的仅为36名,还有16名自闭症儿童未能接受康复训练,占38.5%,因此2014年培智学校调整了师资,将训练教师由6名增加到9名,加强了自闭症中心的师资力量,基本满足了我区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需求。2013年全区进入信息通报系统的义务教育阶段脑瘫肢体残疾学生共29名,据“康复训练信息”数据统计,只有19名学生接受了上海金恵康复医院脑瘫康复训练,尚有10名脑瘫儿童未能进行康复训练,占脑瘫学生总数的34.5%。为了确保区域内义务阶段所有脑瘫学生都能够接受康复服务。区教育局与卫生局进行了协商,金恵康复医院将康复医生由4名增加到6名,保证每周二、四为脑瘫儿童提供2个半天的康复训练时间,实现了区域内脑瘫学生康复训练全覆盖。



(作者单位:宝山区特教教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