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教结合 提升特教学校管理水平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董爱凤

为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八部门制订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2011年)〉的通知》(沪府办发〔200932号)中关于“构建满足残疾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医教有机整合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以及2010823市教委、市卫生局联合发文(沪教委基〔201061号)提出的“加强教育与卫生部门的合作,多渠道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要求,松江区特教指导中心在教育局部署下认真贯彻文件要求,在区级层面与医疗机构合作成立入学鉴定委员会并定期鉴定特殊儿童残障情况,安排残障儿童进行入学检测,就评估结果提出安置建议,按规定上报残障儿童信息,建立残障儿童个人档案。

在区“医教结合”工作引领和指导下,松江区辅读学校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以项目作驱动,以课程为保障,“医教结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建立项目,整合资源,启动医学专家上门康复工作

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区残联领导的牵线搭桥下,经过学校班子与医院的多次沟通,学校先后与市残联阳光康复中心养志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松江区乐都医院(松江区区级康复中心)、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昆山镇社区服务中心等形成合作意向。辅读学校从此有了市级、区级、社区三级医教结合网络。

1.与市级医疗机构市残联阳光康复中心养志医院签订了“学生康复”项目协议书。20136月辅读学校与该医院签订了“学生康复”项目协议书,确定康复治疗师针对脑瘫儿童、言语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上门康复、教师培训、家长指导、康复器材使用等内容进行每周一次的指导。

2.与市级医疗机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建立每年1次学生智力检测制度。学校与复旦儿科医院儿保科达成合作意向,由该医院医生对学校学前班和一年级入学新生进行上门检测。在学校和医院的合作下为每个学生建立个别化康复计划。

3.与区级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心理和情绪障碍学生服务合作意向、与乐都医院建立特殊学生体检和听力服务项目。针对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聘请心理专家上门服务,缓解学生问题,指导家长跟进措施。除了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常规体检外,学校还针对学生特点增加了血液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放射检查(胸片、癫痫学生脑部CT)、B超检查(肝、胆、脾、双肾)、心电图检查等项目。在医院汇总体检结果之后,学校再召开家长会,就学生体检结果提供医疗保健建议和咨询。对于学前听障班学生,学校每年在“爱耳日”组织家长参加五官科医生的培训,使家庭康复能够得到有效延伸。

4.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康复项目,解决送康复到校和送康复到家的困难。学校与方松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该院为社区儿童康复特色医院,可以为我校脑瘫儿童、言语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唐氏综合征儿童提供定时、定点、定人的评估和康复服务。小昆山镇社区服务中心则作为我校在校学生的康复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定期就近上门服务学生。

5.与各级医疗机构和特教专家合作,组织上门义诊活动。我校每学年组织1次专家义诊。2014学年1月组织的“医教结合”义诊,邀请了华师大特教专家、市级自闭症专家、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市听障中心专家、市级康复医院脑瘫治疗专家等,参加咨询的家长感受到学校精心组织、专家的耐心指导和精湛水平,非常感动,有的家长在交流时流出了激动的泪水。对这种既省力又省钱,咨询时间充分,专家水平高、建议有效且耐心的义诊模式,家长非常满意。问卷调查表明满意度达到100%,并有家长留言建议学校每年都如期开展。同时,学校梳理专家建议,对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并进行跟踪互动。

二、制定计划,纳入课程,丰富和完善补偿性课程内容

学校与医院确定项目后,即纳入新学年课程计划,作为当年课程计划中补偿性课程的一部分(个训课程)。教导处根据全校学生残障情况,分别梳理,把最需要康复的学生安排在康复的名单之首。在专用教室外张贴教室简介、课程表,明确康复医生和康复助理教师、康复学生、课程安排内容,康复室有使用记录,个训学生有医生具体记录,学期末教导处与康复师总结康复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估,然后讨论下阶段康复计划。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6名接受上门康复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二年级沈××、蒋××从原先不能独立行走、弯膝行走到现在能独立行走、上下楼梯了;毛××从原先走路偏向到现在能直线行走、定向行走了,手指能够抓握物品了;金××、王××、孙××的言语和认知都有了发展,能认识和表达常见的食物、动物、说多个字音了。到医院康复的一年级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康复进展,家长的康复意识也增加了,行动也跟进了。

至今学校已经有188人次接受了40周次康复训练。2014学年学校与市阳光康复中心养志医院进一步拓展康复形式,每周1次学生上门康复半天,共有6名学生进行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总共108人次。同时教师也在学生康复治疗中学习了康复知识和技能。

三、开展培训,普及和提高教师和家长保健知识和康复技能

2012年以来,学校请到了瑞金医院营养专家对教师进行了学生营养知识的普及培训,养志医院康复师则是普及康复知识和技能,自闭症专家指导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各种病症,脑瘫专家指导教师如何辅助脑瘫学生康复,行为矫正专家则用案例指导班主任如何矫正学生问题行为,如何应对情绪障碍学生等。通过培训,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康复训练,问卷表明,带着孩子去康复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家长参加学校培训的比例也超出了50%。教师参与个训人数逐年增加,家长校外自觉带孩子康复的人数、家庭康复和购买康复器材的家庭都在增加。2014年有23位教师对36位学生进行每周固定康复个训,2014年累积约达2994课时,内容包括言语、认知、自闭症、脑瘫康复训练等。有的教师开展的自闭症学生的语言交流、自理能力、情绪控制方面的个训已经取得了效果,有的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有的成为市级听障康复专任教师,有的获得了康复师初级证。

四、抓住机遇,反思不足,攻坚克难,寻求发展增长点

1.扩大“医教结合”资源,让更多学生受惠。借助现代医学、计算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领域发展的成果,结合特殊学生不同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康复策略,进行多种模式的康复教育,是医教结合不断发展完善的趋势。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具体化、康复手段的针对性和专业化以及系统完善的学科保障体系和师资力量是医教结合对康复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将充分依靠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委办局、社区医学资源为医教结合服务。通过区特教联席会议建议区卫计委打破瓶颈为学校培养、培训康复师,建议区人保局为学校招收康复师开绿灯,建议区残联为学生康复提供更多保障;健全和完善一支具有针对性的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专家队伍,定期为学生服务、为家庭康复指导、为教师辅助康复培训知识和技能。我校将进一步进行医教结合的试验,探索驻校顾问医生制度、基于学校的康复体系、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专家委员会制度等。

2.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高家校整体水平。根据不同类型学生情况,分层分类继续开展医教结合全员培训。把培训纳入校本培训计划计入学分。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跟岗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运用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推进深度融合,推进特殊教育教师网络研修,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医教结合教研、科研能力,提高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特殊儿童存在的问题。

家长培训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分类,定人员、定时间、定主题、定组织者、定主持人,让康复理念及康复行动有一个明显改变和提升。让家长协助医生和教师督促学生经常康复、不间断康复、克服困难康复。其次招聘和引进康复治疗师,让康复成为常态,让学校成为区域学生康复和家长培训的真正中心。

3.加强康复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工作。一是重点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政策落实措施的宣传,提高广大残疾儿童家长对康复工作流程的知晓度,提高康复效率;二是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康复评估信息工作平台,提高评估信息资料的使用效率;三是促进康复评估技术的研究与交流,提高康复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有效率。

“医教结合”是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背景下,我校将以学校四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为基点,紧紧围绕《行动计划》,办适应智障学生的教育。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学生求知的学园、生活的家园、成长的乐园,为学生能够适应学校、适应家庭,适应社区,最终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而努力。


(作者单位:松江区辅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