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为载体,开启“指尖上的智慧”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张桥路小学资源教室微型课程《纸》的实践探索

蒋玉玲

 

张桥路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共有学生 347名,其中随迁孩子298名,占总人数的85%。由于缺乏学前教育,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基础都较为滞后,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校有随班就读生22人(其中1名听力障碍学生,21名智力障碍学生)。怎样在学校生源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让他们自信地融入班级,这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突破从“融合课程”做起。学校基于校情开发校本融合型课程,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设计了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与教材,并将其与学校的基础课程有机融合,成为我校随班就读校本融合型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校本资源教室融合型课程《纸》应运而生了。

本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特殊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纸”这一元素为载体,以主题化的形式,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全纳教育”的观点,尝试对学生进行 “指尖上的智慧”启发教育。

一、课程结构——纸为载体,贯穿始终

课程分设了4个单元,“纸团”、“纸花”、“图形”、“纸杯”,每单元分4课时,每课时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等多个教学环节开展教学。

 

活动目标

 

第一单元《纸团》

引导随班就读生探索发现纸的不同种类和用途;锻炼手的灵活性,并学会撕、搓、捏、投等动作;学习揉纸团的方法,用纸团拓画,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第一课《揉大纸团》

第二课《揉小指团》

第三课《纸团拓印》

第四课《纸团游戏》

第二单元《纸花》

结合学科教学,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以及最基本的动手技能,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第一课《颜色王国》

第二课《做纸花》

第三课《创意纸花》

第四课《我们的花园》

第三单元《图形》

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辨别能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发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并能通过简单地动手摆放图形,初步感知数学的乐趣。

第一课《会剪各种各样的图形》

第二课《同时剪出多个图形》

第三课《摆放图形》

第四课《平面贴图》

第四单元《纸杯》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我的纸杯我做主》

第二课《有规律地贴》

第三课《创意贴》

第四课《纸杯大变脸》

每个单元又围绕核心主题,分成四个课时的学习任务。整个课程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体现了基础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指导随班就读生动手做一做,补偿他们对生活常识的欠缺,培养他们灵活使用各种简单工具的能力,他们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得到锻炼;通过做趣味游戏、情境模仿等方式,启发他们思维,补偿其情感上的滞后,使潜在能力得到开发与释放;通过听、说、做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融合了语文学科的语言训练,数学学科的口诀记忆,图形分类,英语学科的单词会话,颜色记忆。 

二、课程活动——多元整合、启发智慧

课程通过多种有趣的“纸”的活动设计,融合了精细动作发展、学习能力发展、运用多种工具的生活适应能力发展等多维活动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多感官运用、参与体验、动手操作、作品呈现”等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尝试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活动中自信自力的育人价值目标。

案例一《我会用剪刀了》——促精细动作发展

A性格内向,平时作业字迹潦草,在参加“纸的图形”活动时,显现出运用剪刀能力的困难,如剪三角形剪得歪歪斜斜,他还高举着不成样子的图形,摇头摆尾地说:“这是我发明的‘三只角’。”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时我认识到他一定存在手眼协调的困难。于是,我运用“工序分析法”将剪三角形分成了剪面条、剪齿轮、剪小三角形、剪大三角形等多个步骤,从降低难度为起点,逐步提升手眼协调的要求,通过多次的操作,他终于能剪出像样的三角形了。我让他把前后两次剪的三角形分别贴在“白纸”上进行对比,这一比,他难为情地低下头,而我却大声地宣布:“小A你进步了,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小A又兴奋又激动,自豪感油然而生!下一步,我和小A的班主任一起观察了他的作业字迹,写的字比以前端正多了,虽然不漂亮,但已经有框架了。由此可见:在小剪刀的运用中真正改善了他的精细动作能力,他手部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他在这一活动中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加了自信。

案例二《这样学更有趣》——促学科能力发展

平时的课堂中,特殊学生是参与的低频者,很多正常化的教学内容和节奏让他们难以消化和理解。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地融合多门学科内容:语文学科的文道统一、加强口语表达;数学学科的运算口诀、图形分类;英语学科的简单会话、颜色、名称等常用词汇等,期望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的发展。

语文:在第二单元、第二课《做纸花》这一课中,有一教学环节:“庆祝妈妈生日,做一张贺卡”的活动。老师先启发学生交流,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照料,然后引导学生将对妈妈的爱融入贺卡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然后再写上祝福语。学生们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转变成真挚的文字表达,此刻的真情流露是最好的激发学生们创作与表达的教育契机。孩子们通过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来表达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也训练了口头语言的表达,可谓,动脑、动手又动口,在课程的活动中有效地结合了语文学科的读、写能力的培养。

数学:在第3单元“图形”的教学中,通过剪出多少个圆形或三角形,来摆放数学加法口诀表、数学乘法口诀表,学生在亲自的剪图形、有规律地摆放,粘贴过程中直观理解数的加法、乘法运算规律。小组间的比一比,赛一赛,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整个操作过程集精细动作、使用工具、运算规律中的内在逻辑等多种能力融合其中,这样的学习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参与。

英语: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特殊学生是困难重重,总是前教后忘,在第二单元,认识纸的类型时,我特意设计对纸的颜色要用英语来表达,通过反复地朗读、指认和连线等方法,将red ,yellow, blue, green 四种颜色词进行强化记忆,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尝试在今后的活动中设计更多等巧妙的双语教学,在操作的过程中同时有机进行句型,儿歌,歌曲的学习,吟唱。让他们尽可能开口说话,训练表达,提高社交技巧,为将来回归社会所用。

三、课程实施——因材施教,不“纸”如此

同时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预设与生成会有很大的差距,这些现状也同样挑战并不断启发着我们的教育智慧。

案例一:《大小纸团所带来的启示》

在刚开始设计本课程时,第一单元第一课为《揉小纸团》,第二课为《揉大纸团》,没想到在教学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老师为《揉小纸团》这节课准备了五颜六色的绉纸、儿歌《快快乐乐揉纸团 》等教学资源,设计了用这些纸来揉成小纸团做小米粒,小番茄等操作活动。原本想借助美观丰富的纸材料,吸引学生注意力,引用儿歌指导学生抓住揉小纸团的操作要点,结果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有的同学根本不能把纸捏成团,有的同学纸团捏得松松的,有的同学把纸捏成一长条,甚至有的同学捏了一会儿就袖手旁观,不再继续……各种随意的纸图形,摆满了一桌子,让我哭笑不得!太偏离“教学轨道”了!

在第二课《揉大纸团》的教学中,学生揉大纸团的操作明显顺利多了,一张张报纸一会儿就被大家揉成了大大的纸球,随后大家用手中的大纸团对准“大灰狼”做击准目标的投掷游戏,“我来,我来”,欢笑声响彻操场!

以上的教学现状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及时进行了随班就读教研活动,通过学习和探讨认识到:基于特殊学生的发展基础,揉小纸团所需要的手指、手腕操作能力要求比揉大纸团的要求高得多,所以,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特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高教材编写的科学性。随即我们调整了教学顺序,并尝试做菜单式的教材设计,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案例二:《小辅具的妙用》

第三课《纸团拓印》教学时,希望学生能用揉出的纸团蘸上各色颜料,给小衣服拓印花样,并设想将这一次的学生作品作为一次成果展示活动。一开始大家玩得兴趣盎然,然而在拓印时,很多同学都拓印到画好的小衣服图像之外了,有的简直就是弄得一团糟。教学“成果”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正巧,虹口区正在开展“优秀教学具评选”的活动让我们得到了启发:拓印的不成功,关键问题还是学生手眼协调能力较差,我们何不专门为他们度身定制一些辅具——小衣服图形的镂空板,让他们能先借助辅具拓印,然后学会控制后再拓印,是否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呢?

小辅具应运而生,效果显而易见,这又激发了我们接下来要研发优质的、多样的“拓印小辅具”来进行“因材施‘拓’”。

纸小乾坤大,以纸为媒,在灵活施教,科学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同时,也多角度地提升了我们对随班就读教育的认知,专业能力得到发展。我们将会继续在课程实践中不断改善,做进一步的教材梳理,积累更多的教学案例,形成教学参考,服务于每一位有需要的特殊学生。


(作者单位:虹口区张桥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