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玲
一、问题的提出
识字是促进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基础。正常儿童在一岁半左右已进入语言发展期,有的已能运用比较丰富的口头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需要。而中重度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下,记忆力很差;缺乏学习兴趣,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因此,教他们识字教学难度很大。入学前他们只会说些单音词,在识字学词过程中他们常出现一知半解、张冠李戴、边学边忘、读错写错等现象。所以,用一般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收效甚小,如何有效地提高中重智障儿童识字能力也就成为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重点。现将两年来我们教学实践小结如下:
二、中重度智障儿童识字教学实践
(一)采用多样化的识字方法
1.字形分析法
(1)象形字分析法
字形是识字教学中的重点,由于弱智儿童在记忆、感知等方面的缺陷,使得字形教学出现了一些困难,如易遗忘,易混淆。掌握字形,除了从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结构上进行外,还可利用形象分析的形式记住字形。这是因为弱智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理解。为此我就把一些字形作形象分析,如学习“鱼”字时,我出示鱼儿的图片。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对“鱼”这个字进行了形象识记。从“鱼”字的各个部件,联想到“”是鱼的头部;“田”是鱼的身体;“一”好比是鱼的尾巴。因此,展开丰富联想,进行形象识记,是帮助孩子识字的好方法。
(2)字形归类法
在教学形声字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规律,如“江、河、湖、海”,可以引导学生找相同的规律:意思都和水有关,所以都是三点水旁。
在教学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早、星、晨、春、阳、晚,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与太阳“日”有关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部首加减、替换法
① 笔画加减法
加一加:把两个或几个熟字,或者熟字加部首,组成新的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同时上课的时候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加深印象。让一些同学扮演学过的字或部首,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忆生字。
减一减:把以前学过的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如“丢”去一横就是“去”,“鸟”去一点就是“乌”。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的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字,让他们说说去掉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字也牢牢记住了。
② 部首替换法
换一换: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字部首换成另一个部首,如“清”部首“氵”换成“目”就成了“睛”,并让学生通过游戏“找朋友”、“连线”、“摆一摆”等形式把一些部件组成新的生字,通过熟字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生字。
2.直观演示法
(1)动作演示
弱智学生注意不集中,思想容易开小差。上课时我采用了动作演示法,用肢体动作演示与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就能正确地掌握。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字由难变易,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弱智儿童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欲望和兴趣。
(2)实物演示
在教学《蔬菜》一课时,老师在教室里摆放出茄子、黄瓜、土豆、西红柿等蔬菜,通过实物的演示,让他们看看是什么颜色和形状、摸摸有什么感觉、尝尝各种蔬菜的味道,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3)多媒体演示
在教学时还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识字教学,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动态变化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注意。针对智障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认知、思维、理解能力低下等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媒体,媒体以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美妙的声音等牢牢地吸引学生,这不仅提高了智障儿童识字的效率,而且还让学生领悟了字词的意思。如在教学生字“树”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的课件:一棵棵垂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摆动着柔软的枝条,并在柳树旁相继打出生字“树”,左边的“木”用红色显示,右边的“对”用蓝色显示。调动智障儿童识字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有效地提高了智障儿童的识字能力。
(二)选择多渠道的识字途径
1.在生活情境中识字
依据
2.在游戏活动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游戏可营造愉悦的娱乐氛围,把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然而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智障儿童由于记忆力差,学过的字很快就会遗忘,因此,我们将游戏引入了识字教学,在游戏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反复地刺激与强化,如“找朋友”、“走迷宫”、“识字大冲浪”、“风车转转”……这些生动活泼的游戏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使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此外,游戏的运用,还有益于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充分挖掘弱智儿童的潜能,尽可能地补偿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
谜语、顺口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我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弱智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例如,在教学“闪”字,可以编:一个小人门里坐。“百”可以这样编:白添一就成百。在教学中,“雷”可以这样编:大雨下在稻田上。“明”可以这样编:太阳东边升,月亮西边挂;“回”可以这样编: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这一类的游戏能满足弱智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巧妙地识记生字。
3.在语言训练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机械单纯地识字会使智障儿童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很低,在中重度智障儿童识字教学中,我们遵循斯霞老师提出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规律,引导智障儿童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如在教学“交通工具”,认识生字“车”时,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观看有关车的图片、录象,并引导学生讨论,说出车的特点、用途,并用“车”口头组词说句,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说:“爸爸会开汽车。”有的说:“我每天乘公共汽车上学。”有的说:“汽车可以装货物。”……学生们在不断说中悟懂、学会、记住了“车”字,并能灵活地运用。
三、中重度智障儿童识字教学的效果
两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1.增强了智障儿童求知欲
实践中,学生的求知欲有了明显的增强,学习热情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常会把外面看到的一些没有学过的字,带进教室请教老师。在求知欲得到增强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有了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已不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2.增加了智障儿童的识字量
通过实践,学生的识字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识字量从原来每学期的30个左右增加到90个,学生朱XX、任XX已能独立阅读《好儿童》、《少年日报》等简单浅显的儿童读物。
3.提高了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因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交往技巧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如孙XX同学以前有语言障碍,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需求,而现今他能比较正确、完整地说一句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思想。
四、中重度智障儿童识字教学的思考
(一)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直观性原则
智障儿童由于抽象思维差,记忆差,识记能力弱,所以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对此,我们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它能使生字更为形象自然,也能使智障儿童保留的印象更为深刻。辅读语文教材中的字以实字居多,而且还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主,根据智障儿童的认知、思维特点,运用实物及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进行讲解,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
2.实用性原则
从智障儿童的生存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及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可接受性等方面来看,我们的教学要以智障儿童适应个人生活、适应家庭生活、适应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生活为目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用性。因此,在识字内容上要选择和他们生活有关的知识经验,易学易懂的知识内容,多学实字,少学虚字,使识字内容趋于实用化,生活化。
(二)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教师应坚持大语文教育观,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
智障儿童虽然智力低下,但他们每天也在与社会接触和交往,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超市、商场逛一逛,认一认商品的商标和商品包装上的汉字,带领学生去社区街道看一看,认一认牌匾上的内容,去马路上走一走,认一认马路上的各种广告牌和路标……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学生收益匪浅。
(三)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强化训练
中重度智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导致其思维迟缓,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差,感知和记忆经常伴随着遗忘,因此,学习效果差,所学的字词常常会出现前学后忘,张冠李戴的现象。为了巩固和加深记忆,在识字过程中需要不断刺激,多次重复,尽可能地调动智障儿童的各个器官去反复感知,反复认识,反复记忆。根据这一特点,遵循智障儿童的教学原则,教师应该创造一切条件,让他们多读、多用、多练,在强化训练中得到巩固,减少遗忘发生的频率。
(作者单位:嘉定区成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