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策略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顾爱玉

新颁发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聋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了,而语文课程设置的每周课时量却减少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以课改的理念审视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从聋生发展为本的角度认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这也是当前聋校语老师正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设计,即预课和策划。课堂是一个特定的时空,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教材和教师。聋校课堂教学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特教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针对教材特点和聋生实际,对教学的总体结构、整个程序、具体步骤及相关层面作预期的策划。

按照“教学设计论”,聋校课堂教学的内在联系是有一定的规划性的。

一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性。概括地说: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结合;目的性与针对性的协调一致;预见性和实效性的和谐组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与普通学校相一致的一般规律。

二是聋校课堂教学设计的特殊规律性。即补偿性与发展性的相互渗透;差异性与全面性的互相兼顾。

聋校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遵循这两方面的规律性,并结合聋生实际和语文教材特点,才能使教学设计产生最优化的效果。

二、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要从聋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上海二期课改精神,对现用语文教材进行梳理、删补、整合。用新课程理念,为聋生学习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

(一)语文教学设计要挖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的因素,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的聋校语文教学关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缺陷的补偿,强调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要求培养聋生“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一些基本的修辞方法和写作知识。”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抽象的概括、分析能力是不符合聋童认知特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包含语言的积累、语感和语文运用能力,也包含文化、审美、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

现用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人文精神等素质教育的因素,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指导聋生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聋生的语文素养。

1. 挖掘教材中思维训练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发散思维因素,选择一些发散点,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捞铁牛》一课的教学,老师可以把发散点落实在《捞铁牛》的方法上,让聋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各抒己见,从中激活他们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挖掘教材中读、写训练因素,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往往留下较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教学设计时,可以指导学生再造想象,一方面以课文词语为媒介,从中发现生活的情境;另一方面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课文的内涵。

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可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从多角度谈收获;对重点句、典型段,可指导学生用相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相同内容;遣词造句时,可设计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说、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句子,从而不断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

3. 挖掘教材中人文精神因素,加强聋生的情感体验。

传统课文中有相当丰富的与人文因素有关的内容是,如《我的家乡》、《诚实的孩子》、《再见了,亲人》、《灯光》等,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要尊重聋生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人文教育,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例如:《高大的皂荚树》一课,写了皂荚树外在形态的“高大”和内在品格的“高大”。教学设计时,可以“高大”这个词语作为切入点,通过朗读文中的排比句:“皂荚树呀皂荚树,你曾经自己淋着,给我们挡雨;你曾经自己晒着,给我们遮阳;现在你又燃烧自己,给我们温暖。”让学生体验一年四季皂荚树“牺牲自己,甘心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崇高精神,并体会从皂荚树外形的“高大”到它精神的“高大”。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训练,把课文最后一句话 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的省略部分补充完整。既体验了课文的人文内涵,又提高了语言能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以读为本、淡化分析、强化体验、重视积累。

“以读为本,淡化分析,强化体验、重视积累”是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语文教学过程是指导聋生将语言文字转换为意义,在头脑中产生鲜活的表象,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要求的读法,提高聋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能力。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体验。

淡化篇章分析,强化阅读体验,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体验的教学流程和体验性的实践活动。例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师设计五项体验性活动来组织教学,第一项活动让每个学生动手制作六匹纸马,边读课文边演示,从而感知写第一次赛马的内容;第二项活动是让三位学生分别扮演齐威王、孙膑和田忌进行表情朗读,体验写第一次比赛后三个人物的不同态度的内容;第三项活动是再用六匹纸马演示第二次赛马的过程,体验调换出场顺序后的第二次赛马结果的内容;第四项活动是表演齐威王输马以后的情景,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补充齐威王失败时的思想和语言;第五项活动是让学生讲述《田忌赛马》整个故事情节,这是综合体验活动。在这五项体验性读书活动中,聋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会了用心朗读课文,思考语言的内涵,体验了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拓展了思维空间。这个过程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内化的过程。

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地读,理解地读,有表情地读,并将读与背、读与说、读与写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提高聋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中的一种折射。引导聋生进行语文累积,是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弥补聋儿听觉语言缺陷的主要途径。

语文累积包括语言、文化、生活三个方面:语言累积指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规范语言的积累。但是,我们不能把语文积累仅仅看作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还应体现语文内涵的拓展,即包括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语文积累是个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视语文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②重视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③重视文化积累(教材中自认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等)。④重视生活积累,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结合起来。

(三)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拓展空间、整合资源、丰富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内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传统的聋校语文教学注重于学校、课本、教师三者之间,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全部。在“大语文教育观”的影响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校内外贯通的语文教学体系,扩大学习空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教学设计时,可从课前铺垫,课内凸现,课外拓展这三个方面考虑:

课前铺垫:即在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前,为了使学生了解“三国”的背景,让他们到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上网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聋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能较好地理解诸葛亮的智慧。

课内凸现:即注重在课堂上引进相关文字、录像资料,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拓宽学生的思维,使聋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内。如《海伦·凯勒》一课的学习,除学好课文内容外,还可以补充阅读海伦有关学习中克服困难的故事。(这些资料也可以由师生在课前摘录。)通过对有关资料的阅读,聋生心中的海伦形象渐渐生动,并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课后拓展:即课后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读物,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或开展多种形式的练笔,对扩大聋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学《鞋匠的儿子》一课,聋生被美国总统林肯充满自信,不畏权贵的精神折服,这时可向他们推荐有关林肯的资料去阅读。

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所以,作为新世纪的聋校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具有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

(四)语文教学设计要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培养聋生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综合性”体现在字词句篇,看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

现用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可以同其他学科整合,组织聋生进行主题探究,拓展学习内容,丰富科学知识。如:《只有一个地球》可与理科教材《水与人类》进行整合,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缺乏原因,了解人类如何破坏生态环境以致造成“沙漠化”的后果。又如:《蛇与庄稼》可与理科教材《食物网》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构建了食物链的图像,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同时还可以进行社会调研,组织“抵制食用蛇”的课题研究。通过调查对社会上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将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接受了环保教育和语言训练。

综合性学习还体现在语文学科与大社会、大自然相关的知识学习。如《蝙蝠与雷达》一课的教学,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整合,让聋生在获得仿生学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学科综合性学习中,聋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方法和理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五)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运用文本素材,组织实践活动,培养聋生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源于生活,应回归生活,语文教学应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以,聋校语文教学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聋生在具有生活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早在2001年,我们就开始运用第18册语文课本中的文本素材,在九年级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该册中的课文《生命的意义》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著名残疾人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海伦·凯勒撰写的小说节选,内涵丰富,语言深刻。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对听障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针对九年级聋生即将毕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这两篇教材进行了整合,并结合当时社会化批判“法轮功”的背景,设计了主题为“珍惜生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语文实践活动。以生命意义的著名论述为实践,通过组织聋生讲残疾名人故事、读名人名言(如:海伦、张海迪、贝多芬等)、编演小品、搜集图片资料、制作简报、背诵古人珍惜生命的诗句、组织参观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从正反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让聋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我们还进行现场的作文指导,让学生把实践中的体验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整个实践活动采用大小课结合,长短课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课文与网络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在实践过程中,既提高了聋生阅读和习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观察、想象、比较能力和编辑、绘画、表演等综合能力。

总之,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让聋生有多读书,多交流,多实践,多积累,多运用的机会。要适当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让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系上海特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