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张娟英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上海市二期课改中也明确指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要求一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并把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放在首位。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着手。因此,我们在聋教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放在比较突出的地位。数学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在让学生能做对题,而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回顾自身多年从事的聋教学教学工作,我觉得应用题教学是培养聋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解答应用题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对聋生来说尤其困难,需要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找出合理的解答方法,然后再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应用题教学在聋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聋生由于丧听失语,语言表达困难,知识积累平乏,缺乏抽象思维,因此在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上非常困难。几年来,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应用题的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读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聋生对于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常出现以下情况:易取义断字或答非所问;一些常人很容易理解的词句,而对他们来说却很难;看问题单一,表面;易钻牛角尖,以一概全,概念模糊不清等。因此在教学中,每一道应用题都应像语老师那样逐字逐句地让学生读。我运用了“三读”的方法:首先是粗读,即领略题目的大意;其次是细读,即进一步理解题意,找出条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字、词、句;最后是精读,也就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精读题目以寻求合适的解答方法。这样就能有层次、有条理、步步深入地把题目读通、读懂。例如:工程应用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5天,乙独做需要10天,乙先做5天,甲乙合做几天可以完成?”我先让学生读题,读完后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应用题?待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读,要求注意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这时我注意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甲单独做15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可以说明什么?实际甲乙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是多少天?待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让学生再读(精读),这次读要找出本题的主要数量关系,以寻求解答方法。学生通过读题,找出关键句,乙做5天后余下的甲乙合做需要几天?列出主要关系:剩余的工作量(即总工作量乙每天的工作量)÷效率之和=合作时间,从而列出算式(1—5/10÷1/15+1/10=3(天)。这样根据题意,数量关系显而易见。

二、注意线段图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抽象性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聋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完全要依赖在亲身体验过的或亲眼看过的形象基础上。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具和演示很重要。教师要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而画线段图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会学生把应用题出来,其用意在于保证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学生学会了应用题后,需要时就手脑并用,借助操作来直观发现解题的方法。因此,借助线段图分析应用题,使应用题直观化,是帮助学生分析应用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为了帮助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几种训练。A、看图说题意;B、看图列式;C、根据题意画线段图;D、用线段图表示题意。通过训练,学生能用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全面理解把握题意,拓展了思路,提高了解题能力。如:分数应用题一桶油,第一次倒出这桶油的1/31.5公斤,第二次倒出这桶油的1/2,这桶油还剩3.5公斤,这桶油一共有多少公斤?有很多同学一看这道题,左读右读就是无从下手,我要求学生用线段图分析这道题,学生画这样的线段图:

 

这样,数量关系比较直观,学生很快根据分数应用题各量与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列出解答算式。

学生学会了利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后,对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也有了正确的思考方法,有不少学生过去怕做应用题,现在却喜欢做应用题,学习积极性也骤然提高。

三、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耳聋儿童在分析问题时常常偏重于部分而忽略了整体,这是由于他们在认识活动中缺乏语言的定向作用和组织作用,从而看不到事物间的多种联系所造成的,所以他们的思维单一、局限、呆板。针对以上特点,我在应用题教学中,采用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有很多的应用题,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一题多变就是在原题基础上稍加改动,形成新的应用题。例如:在复习工程问题的应用题时,我出了如下题: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8天,乙独做需要10天,甲乙合做几天可以完成?待学生解答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谁能不变条件,可再增加其他条件,提出不同问题?这时学生的思维可活跃了,一个个举起了手,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甲先做4天,然后甲乙合做,还需要几天?2.如果甲先做2天,然后乙独做,还需要几天?3.甲乙合做2天后,由甲或乙独做,还需要几天?4.丙单独做需要12天,甲、乙、丙合作需要几天?5.甲乙合做全程的3/ 4,需要几天?再让学生逐题解答。又如:教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如下的练习:某工厂有男职工300人,……职工有多少人?(根据算式补充条件)1300×1/52300÷1/53300×1+1/5)。

这样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掌握了解题的规律,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掌握了找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根据题目标图析意,高难复杂的应用题也都能迎刃而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

(作者单位:奉贤区惠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