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聋人职业技术教学整合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王建民

 

近年来,聋人职业技术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聋人职业技术教育在职业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化等方面得到空前的拓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我校教师在实践中认识到:特殊职业技术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其出发点是残疾人的成才和发展,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职业教育中,不仅可以让残疾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可以增强残疾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从事聋人职业技术教育二十余年,下面就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整合谈一些看法,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聋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技术、媒体技术,已进入了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其自然成为一种现代的教育技术,这种技术本身不仅代表物化形态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也包括智能形态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艺术等。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应用到聋人职业技术教育中,不仅改变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而且改变了智能形态的教育技术,使聋人职业技术教育融入了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艺术,使聋人职业技术教育真正实现改革。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聋人职业技术教育,应是以聋生发展为本,以职业技能学习为切入点,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聋生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技术素质、信息和人文素养。信息技术在聋人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合理运用,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特点,为聋人职业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活力,焕发了生机,可以使我们许多过去在课堂上难以实现的愿望得以实现。简言之,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整合,可以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我们有机会觅得开展聋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最佳方案。

二、遵循新的教学设计原则

“整合”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给聋人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率的提高,它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它拓展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的工具,增强学习的能力。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聋人职业技术教育整合教学设计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其目的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信息技术与聋人职业技术教育整合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信息和人文素养。

2.主体性原则:这是信息技术与聋人职业技术教育整合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选择认知工具、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等。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和发展,而这种活动是出于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无奈的。

3.活动性原则:从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转变。聋人职业技术教育应该让学生学技术,重能力,着眼其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方法,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开放性原则:这是现代职业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开放有教学思想的,教学过程的,也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这种开放是相对于传统、封闭而言的开放,不是无限制的开放。这种开放可以表现为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师,渠道可以更多,范围可以更广,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5.大信息量原则:大信息量是“整合”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处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时,才能真正培养能力。只有大信息的情况下,才方便于使所有学生有所选择,才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提高,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三、构建新的聋人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构成了人--人的教学系统。其中,根据教师、学生和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常见的有课堂示教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虚拟现实等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聋人职业技术教育的整合模式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素养、信息和人文素养为目标;

2.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工具;

4.学习的方式多采用研究性、协作性、探索性学习;

5.教学中经常采用嵌入式教学,即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插入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

6.教学全过程不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内。要做到课前收集、筛选信息;课上交流、处理信息;课后整理、存储信息。

四、创设新的教学环境

1.技术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整合,前提是要有一个现代化的硬软件设备作支撑。相对充足且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是开展“整合”教学的保障,科学合理的硬件装备所建立起来的教室能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课堂环境;充足的软件资源为“整合”提供强大的信息基础,保证教学中信息的方便获取,有许多的资源可以来自网上。

2.心理环境:教师和学生面对信息化环境要有一个心理适应过程。教师是“整合”能否顺利进行且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如果教师已掌握了良好的信息技术手段,而教学思想仍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那么,信息技术只能成为传统教学的附属物。教师在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同时,应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能正确处理师生、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教学。

“整合”的明显标志之一便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工具。“整合”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计算机应用水平都将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对计算机的好奇心强于对专业课程知识本身。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来学习专业知识往往变成了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学生的兴趣点更多的在操作本身。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基本方向,既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信息意识又不偏离专业学习的重心和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五、提倡新的教学策略

1.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智能形态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又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学功能。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同时也是认知的对象

学习就是这样,不可能完全掌握一种工具的所有功能才去实践,往往需要了解其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后,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是这样,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这需要帮助学生扫清技术上的障碍。有人将这种方式称为嵌入式教学。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

3.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处理好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聋人职业技术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聋人职业技术教育中,提供的不仅是超大的信息量、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分析,聋人听觉受损,外部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视觉,形象思维相对好于抽象思维,如果学生对计算机过分依赖,往往使专业知识变得更直接,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被计算机替代。因此,“整合”一定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注意时机和时间,注意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技术,深入理解专业技术知识的生成过程。

4.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而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和知识基础上的,有效的专业技术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方式。实践是手、眼、脑并用,是学生认识世界、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只有通过实际的操作,才会有技能的提高。实践这一点对聋人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理念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聋人职业技术教育的整合之路将越来越宽广。

(作者单位: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