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听损儿童实务教学之省思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管美玲

 

一、听力科技跃进对听损领域的影响

电子科技一日千里,助听辅具迈入数字时代,大大提升了助听的功能与质量。人工电子耳重建耳蜗功能的成效普受肯定,突破了听力损失所带来口语学习上的限制。听力科学的蓬勃发展,对听觉系统生理与病理有了新的认识,更厘清了听觉损伤、听力损失、听觉障碍所引发的问题。听力筛检及评估工具的研发,让听损儿童在零岁期便能被诊断出,进而使听损早期疗育从口号变成实际的行动。这一连串听力科技的发展解决了及早发现及先天听损的部份问题,确实为听损儿童带来极大的福祉,因此专家们和决策者便将焦点放在听损儿童实务教学的改进上。

然而科技也改进了研究方法,让听力科学家们发现,听觉损伤所产生的现象并非只有听力损失,其诊断及问题的解决,随着对听觉系统功能的了解而日益复杂,听觉补偿不能解决各种听损型态的问题,以往听觉补偿的观念也开始调整。新生儿听力筛检将发现的年龄降至零岁,而听损儿童有40%合并其他障碍,因此听力、语言、医疗、教育、社工等领域的专业人员,需要吸收和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如排山倒海而来,如何有效的装备这些专业人员,让知识跟得上科技进步的速度是刻不容缓的事。

二、脑科学对实务教学的影响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务应以科学实证为基础”已是实务界的共识。听损儿童口语教学,从1920年起至上世纪末,长期以来都有单一感官教学法(只用听觉线索来学习语言)和多感官教学法(并用听觉、视觉、肢体等线索来学习语言)的争议。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震憾了许多科学领域,改变了科学家对模仿、语言、社会互动的看法,证实了语言知觉的运动理论,也证实幼儿的学习从模仿开始,情境中自然的语言、手势、表情都是学习和了解语言的重要线索,为单一感官教学和多感官教学的争议画下句点。

近年来由于脑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的精进,人们从脑神经发展和心智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中,了解大脑运作的法则,也逐渐明白符合此运作法则才能达到有效学习。从神经解剖学的研究中发现各感知觉系统互有重迭,共享的神经基底支持不同的功能运作,创造了多领域介入的机会。换句话说,各感知觉系统并非泾渭分明地各自发展而是相互牵连地互相影响。因此当某一感知觉受损,仍可用多元的刺激来改变大脑内在资源的分配,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发展结果。

而神经发展的机制,让人们了解了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发展顺序由基因决定,但神经链接密度和发展的质量,则由后天的经验决定,两者对婴儿的发展和日后的影响同等重要。这项论点对家有特殊儿童的父母,无疑是个极大的鼓舞,因为他们的孩子仍有50%的机会扭转基因或先天所带来的缺陷。但是如何掌握这50%的机会呢?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加纳德从脑神经病变与认知行为研究成果中,提出了多元智能论。他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有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大智能,而智能是以复杂的方式统合运作来学习和解决问题。每一个人都有其相对优势及弱势的智能,因着不同优弱势智能的组合而有个别差异。教育者应尊重不同的学习型态,加强学生优势智能来补强弱势智能,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神经发展的机制及多元智能的论点,改变了传统智能的定义及弱势能力补强的教育观点,扩大了教育者的视野,也带来教育新思潮。过去有许多研究均显示听损学生的阅读及学业成就普遍低落,但是听力科技及脑科学为听损儿童的学习带来了转机和方向,因此期待学者专家们集思广益,在这股新思潮里,以证据为基础,为实务教学者提出教育的观点及方案。

三、团队服务才能保障实务教学的成效

听觉损伤虽是一项病理变化,但所衍生的问题,因个案的病因、年龄、心理、需求、环境等而有不同。没有任何单一专业能满足听损儿童成长的各种需求。现在的医疗和科技虽可解决听觉损伤所引起的部份问题,有些问题则需要依靠听语复健、心理咨商、听觉处理策略及特殊教育等方式来改善。美国知名听力学家Boothroyd早在1988年便提出,听损儿童的听语复健要有好的成果,必须做好六大面向的经营:1.听力学的经营;2.父母的经营;3.社会情绪的经营;4.听觉的经营;5.认知与语言的经营;6.说话的经营。表示听损儿童听语复健不只是老师与学生两人的事,它需要其他专业共同参与。美国听力语言学会2007指出,早期发现早期介入计划的成功是有赖于家庭与专业团队所建立的伙伴关系,明确的说明家庭与专业团队参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听损儿童的学习是老师之事的观念已不复存在。

听损儿童听语复健实属团队工作,从最初的评估诊断至最终的社会适应,是需要各行政管理单位及各领域专业人员共同协助,才能解决听损儿童在医疗、复健、教育各阶段中不同的问题及需求,也才能维护其在各阶段应有的权益。无论行政管理部门或专业执行单位,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能把事情做好。团队分为决策层次及实务层次,团队内及团队间对听损领域、意涵及理念,均要达成共识。在工作推展中,每一成员面对不同问题及需求时,才能恰如其分的扮演好或为主导者或为协同者的角色,共同努力使专业知识跟得上硬设备;政策制度跟得上服务模式;教学质量跟得上专业评估;团队服务跟得上个别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实务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在听损领域的大系统里,从发现、评估、诊断、医疗、复健、教育、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需的专业知识、实务技能、管理制度、人才培育、工具研发、需求了解、发展方向以及每一环节间的匹配机制,虽需要依现况先建立环环相扣的软硬件配套措施,但在实务教学的小环境里,依然要为教学质量建立如听力学、家庭支持及功能、教学知能、课程目标等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保持实务教学稳定的质量。今日在此研讨会上,用实务教学录像带与专家、学者、前辈们共同探讨实务教学的相关问题前,陈述以上的浅见,是希望大家重视实务教学背后所需要的支持,还望大家不吝指正。


(作者单位:台湾妇联听障文教基金会)

(转载自“聋儿的早期侦测、早期诊断、早期康复和教育”研讨会专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