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音乐活动:特殊教育的新探索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张文禄   张馨

 

一、引言

2004年,围绕特教学校音乐课教学状况及课本使用情况,笔者对上海市各区、县共21所特教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特教学校都配备了专职音乐课教师;几乎所有的特教学校设置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一半以上的学校使用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音乐》教材;音像磁带资料和挂图等视听辅助材料严重缺乏等。针对这些结果,笔者先后开展了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摸索出了一套针对特殊儿童的游戏化音乐活动方法,并形成了教案。2009年,笔者所著全国第一本以音乐教育为主线,将特殊教育、学前教育、艺术教育融为一体的《特殊儿童游戏化音乐活动60例》一书出版,引起了学界同行的关注,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二、 游戏化音乐活动的探索

(一) 游戏化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进行的组织者,节奏感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每个孩子早在胎儿时期,就已能感受到母亲有节奏的心跳声。音乐的节奏,不仅和人全部运动着的机能如呼吸、脉搏、走、跑、跳等有关系,还和人的情感、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欢乐活泼的音乐,还是优美舒展或雄壮有力的音乐,都会引起儿童不同的情绪反应。

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国外音乐教育体系都十分重视儿童的节奏感培养。从节奏进入音乐,是最自然,也是最容易被特殊儿童接受的一种方式。通过训练和教学,特殊儿童可以从音乐的节奏中得到对次序的现实体验,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统合身体相关机能的协调发展,锻炼他们手脑并用,提高感知能力。

结合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我们在探索游戏化音乐活动中,力争做到简单、易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希望能够使特殊儿童音乐课生动、有趣、游戏化,使特殊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如:课例《我是谁》就巧妙地将节奏训练运用其中:学生围坐一圈,教师请一个学生起立,并说:“请你自己来大声告诉同学们你叫什么名字好吗?”学生要面向同学大声回答:“我叫xx”或“我叫 x x x”,教师示范性地按照四分音符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这个学生的姓名,然后请全班同学一起边拍手边朗读该生的姓名。直到能够节奏整齐地朗读两个字的同学的姓名。待到4分音符的节奏较好地掌握后,教师示范性地按照2/4拍的节奏, x x x边拍两次手边朗读三个字学生的姓名,然后请全班同学一起边拍手边朗读该生的姓名。待学生熟练后,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并请学生指认两个卡片的异同。提示学生注意:两个“x”是说谁的姓名?三个“x”又是谁的姓名?说三个字时,我们拍几次手?拍第一次手时说几个字?拍第二次手时说几个字?然后教师按照卡片上的节奏对应地把两个字的学生名字与三个字的学生名字写在卡片下方,请学生按照卡片上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这样带有游戏性的节奏训练,大大提高了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音乐节奏的初步训练。

(二) 游戏化音高训练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声调,它的轻、重、缓、急、高、低、快、慢等都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绪。音乐可以说是有节奏、有音高的语言的加长、夸张表达。从语言进入音乐教育也是孩子们最熟悉、最亲切的途径之一。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音高能力的调查发现,他们对音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但对他们的音高听觉训练,应当根据他们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编排游戏活动内容,而不能简单、孤立、机械地训练。

特殊儿童大多具有感官方面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在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借助游戏的形式,有创意地使用手势、声势等肢体语言之外,还要运用可视的、具象的辅助材料和手段来增强特殊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对音乐要素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音乐语言表达生活情感的能力。课例《跷跷板》通过玩跷跷板一高一低的游戏,引导特殊儿童触类旁通,感知音高的不同,进而感知音乐的进行也如跷跷板一般,是有高有低、曲线进行的。在做游戏的时候,教师首先提示学生:跷跷板是一头翘得高,另一头就低下去,音乐里的音和跷跷板是很相似的。这时,教师选定一个八度音程,边弹钢琴,边请两位学生做游戏,按照音程的高低起伏,一个同学站立,另一个同学蹲下,蹲下的同学站起来,站立的同学即蹲下去,循环反复。其他学生可跟随做一高一低的声势动作。待学生熟练后,可以发展成边做游戏边由女学生唱高音,男学生唱低音,同时伴随身体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一首旋律较为舒缓的音乐,然后根据旋律进行,用声势动作的高低,将音乐进行演示出来,让学生感知音乐进行的高低起伏,初步领悟音乐线条的美感。

(三)听觉游戏

一个人在听觉活动过程中产生对事物的观察、记忆、思考、评价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听觉培养的目的是发展儿童对各种音乐要素以及生活要素精细敏锐的感觉和反应,这是特殊儿童需要发展的能力之一。

歌唱、器乐是音乐表达最直接的载体。通过一定的音乐游戏训练,让特殊儿童感知声乐、器乐的音响、音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音色具有一定的属性,男人与女人、大人与小孩、老虎与小猫、钢琴与小提琴、小号与二胡、火车与汽车等等世间万物的声响都是不同的。儿童只有具备一定听辨音色的能力,才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多彩。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在游戏中增加听觉的多重训练是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课例《猜猜我是谁》就是以“最亲近的人声是最容易辨别的”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创编而成的。一般而言,同班同学基本上是整个学生时代的好朋友,父母及家里人也是特殊儿童接触最多的,所以从特殊儿童身边的同学或父母、家里人的声音开始训练,容易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音乐游戏使听觉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不感到困难的情况下,自然地接受音乐知识,促进听觉发展,加深音乐审美感受,并在活动中与同伴建立友谊、信任,培养集体意识、合作意识。

(四) 音乐模仿游戏

模仿是人类学习、交流的方式之一。绘声绘色地模仿不同的声音、惟妙惟肖地模仿不同的动作是特殊儿童不能忽视而应该学习的能力之一。音乐中同样有很多可供模仿的实例,让特殊儿童了解、学习、模仿这些声音,是对他们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听觉能力甚至是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在音乐模仿游戏进行的过程中,通过歌唱、欣赏、表演等实践活动,引导特殊儿童进行模仿,锻炼他们类比、联想的能力。特殊儿童通过模仿简单的、容易掌握的东西,并且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动作模仿、声音模仿、音乐模仿的准确性,锻炼统合能力,积累音乐和生活素材,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节奏模仿课《脚步声》的游戏,先让学生分别模仿走路、跑步的脚步声,在熟练的基础上把两声部结合起来,达到二个声部的配合默契。这一游戏一方面是模仿,另一方面也是二声部的体验与学习,锻炼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节奏感、秩序感。这个游戏可以让特殊儿童的注意能力、记忆力、模仿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对身体的协调和锻炼有一定的帮助。

(五)游戏化综合音乐训练

我们并不奢望特殊儿童能够成为水平高超的音乐家,但是,特殊儿童不能没有音乐,他们需要音乐,因此我们有责任为他们创造适合他们的音乐游戏。他们只有通过亲身感受、亲自置身于其中才能学到音乐,体验音乐音响变化的无穷魅力。我们力图通过音乐游戏活动和奥尔夫乐器在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改变过去特殊儿童在音乐课堂上的被动“听、唱”,呆板学习的弊端,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教育活动,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设计者”和“参与者”。

奥尔夫乐器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哪一种音条乐器均是可以自由拆装和更换的,既方便了音乐的教学活动,又满足了儿童爱动手、好探索的心理特点。奥尔夫教学原理认为,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要把技术的困难减小到最低限度。特殊儿童更是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他们感觉不到负担和困难,愉快地接受音乐,尽早、尽快地进入到音乐中,去探索音乐、创造音乐并享受音乐。通过亲自动手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促进特殊儿童各种感官功能的发展,提高大小肌肉群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笔者长期在上海某区的辅读学校开展奥尔夫乐器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小星星》这首乐曲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儿歌,音符时值也是二分、四分的时值,音符时值变化少,乐句规整,将它编为器乐小合奏,就非常适合特殊儿童。学生可按扇形坐好,用两组音块,两个木琴,共十四个学生;如有会演奏电子琴的特殊儿童,在演奏音块的同学后面加入两台电子琴。演奏木琴的同学,直接坐在地板上,演奏音块的同学坐在小椅子上,演奏电子琴的同学可站立,这样在舞台上形成错落有致的舞台形象,视觉感更好些;指挥用手势指点同学演奏,可以变化出多种不同的演奏形式,使乐曲不断变化,引人入胜,极大地调动了特殊儿童参与音乐的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

 

三、 结语

根据特殊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创编特殊儿童游戏化音乐活动,是一项全新的探索。通过游戏活动,深入浅出地引导特殊儿童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促进特殊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意识,逐步克服自我封闭情绪,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快乐地成长,进而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对于改变目前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单调、枯燥的音乐课及课本形式,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入选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特殊音乐教育专题会议中国专家专场演讲,发表时有删节。)

(作者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