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生
顾爱玉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要让残障学生在毕业后有尊严地走向社会,做到自食其力,残而有为,必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过九年义务教育,聋学生将继续升学进入高中(或中职),以至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内容逐步地加深,要求不断提高,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也只有具备较好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技术,拓展自己的视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地提高,聋人就业面逐步扩大,工作的技术性要求逐步提高,从竞聘上岗,签订合同到熟悉技术资料,参加考核评估,在就业、谋生的过程中都充满着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这就对聋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第十章“特殊教育”中强调“发展职业教育”,而语文学科是职教的基础学科。无论是聋高中还是初职校都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研究适切的教学内容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栏的六篇文章是从聋青校职业高中和初职校两类学校中选择选择出来的,这些文章体现了特殊教育职教系统的语文教学特点,现将他们推荐给读者,供学习交流。
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自1996年开办以“双证”、“双预备教育”为特色的综合高中班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了聋人高中的课程方案和包括语文在内的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上海聋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分解刍议》的作者杨七平校长为了完成课程标准既定的目标,又把它加以分解并进行细化,甚至具体而细微地落实到课时教学目标之中。他曾任语文教师,又是现任校长,一直参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所以他对语文课程了然于胸,具有一定的课程领导力。校长重视课程改革并且取得领导课程改革的主动权,能最大限度地让聋生接受最优质教育,为聋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下扎实基础。
聋生要不要学文言文,如何指导他们学习古文?
一个普通聋人大学生能出版自己的小说,这是聋校语文教师感到欣慰和值得庆贺的成果。毕业生盛焕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文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迪,她总结的成功体会是:母校给了她开放的阅读课堂;学校的小记者团和校刊《聋生之音》又给了她一个展现语文能力的舞台……大量的课外阅读,沉浸书香,涵咏经典,不仅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沉淀智慧,而且可以教人褪去浮躁,提升境界。正因为第四聋校为盛焕在爱好语文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进聋青技后她又通过博览群书,广泛汲取为人为文的营养,所以她才能做到“我思故我在”、“我心写我文”。尽管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让我们看到了聋青技校语文教学的成功实例已使她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初职校轻度智障学生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初探》和《浅议初职学校中应用文的教学设置与教学实践》这两篇文章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