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而进 为每一个特殊学生放飞梦想
发布日期:2019-02-10   作者:特教研究所   

杨利


    虹口区始终把特殊教育列为区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引领下,虹口区教育局立足教育本体,加强区域联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从“重基建、抓队伍、强管理、促发展”等几方面着手,加强特教机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构建特殊儿童医教结合的教育康复模式,关心每一位残疾儿童的健康发展,为提升虹口特殊教育发展内涵,实现“让每一个孩子放飞梦想”的目标而努力。

一、注重顶层设计,确保实施有效

1.教育主导,部门联动

虹口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将医教结合工作作为提升特教内涵的重要抓手,认真制定虹口区医教结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教育局的主导地位,从总体思路、任务分配、各部门职能定位、政策支撑等多角度进行设计与思考,以教育为主体,协调区内的卫生、残联等部门,构建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服务体系;多项措施并举,建立健全医教结合工作的长效机制;借助医疗、教育专家的力量,整合多方资源,为教育部门培养一支康复教师队伍、一支随班就读教师队伍、一支巡回指导教师队伍,促使特教师资队伍专业化、精良化,促使区域特殊教育发展达到新高度。

2.完善机制,加强沟通

随着医教结合工作的启动,我区自上而下,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副局长亲任组长,分管科长为工作组长,具体负责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教育部门形成了“局—中心—学校” 纵向三级管理体系,并先后制定了《虹口区特殊教育入学鉴定委员会工作制度》、《虹口区特殊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制度》、《虹口区特教机构“医教结合”工作职责》、《虹口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巡回指导教师工作制度》、《虹口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指导医生工作制度》等10多项工作制度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以此规范各项工作的流程。各特教机构针对工作的实际,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各项制度。

我们重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以联席会议制度为保障,及时沟通、研究、协调解决医教结合工作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拟定相应的工作对策,从而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充分的保障。为科学分解工作任务,我区设计了《区医教结合工作各部门责任关系图》,横向分“任务板块、工作目标、工作内容、部门职责”等五个方面,纵向又将任务板块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服务体系、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五个方面作了一个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思考,以便于在实施过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位,使今后的工作推进“有标准、有检测”。

我区教育局与卫生局多次沟通,共同研究、制定下发了《虹口区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20111230,我区举行了医教结合工作启动仪式,会上,教育局、卫生局的两位局长签订了《2012年虹口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协作任务书》,其中的合作重点是建立特教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和指导医生制度,开展课题研究并加强医教结合教师队伍建设。卫生局选派出我区优秀的医疗专家组成指导医生团队,为顺利开展医教结合迈出了很好的一步。

3.过程管理,考核激励

在医教结合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过程性管理与监督,建立了激励评价机制。区卫生局制定了《“医教结合”工作记录单》、《“医教结合”工作满意度评价表》、《指导医生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区教育局注重过程调研和管理,由基层学校和家长依据《满意度评价表》和《绩效考核指标》,从“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对指导医生的工作进行评价;各特教机构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医教结合”工作记录单》,对教师进行多维度考核评价。

4.落实文件,有效实施

随着市教委文件《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意见》的出台,我区强化特教优先发展意识,统一思想,积极落实文件精神各项要求,先从调研着手,听取各相关部门意见,充分掌握区情,专门拟定实施方案,并逐一加以落实:20129月,全区特殊学生生均费一步到位达到7800元;在我区中小幼各学段合理布局,增设至8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点;联合人事部门制定专职资源教师、专职巡回教师、随班就读专职特殊教育教师选聘方案,并争取在20139月前全部到岗到位。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特教水平

我区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教师、医生的专业化水平,以建设一支符合医教结合工作需求的教师、指导医生队伍。结合培训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努力体现培训人员全员化、培训内容专业化、培训方式多样化。

1.学分式培训

我区将特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培训纳入了区“十二五”教师培训整体计划,开设了“随班就读教师学科素养与专业技能培训班”,主要内容有“各类残障儿童的特点与教育”、“言语、认知、感知运动的教育评估”、“特殊教育个案研究的方法”等24个专题内容,分两个学期82个课时完成,总计学分5分,参加人数为38人,均为全区普校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对有效落实市教委文件提出“普通学校专设特殊教育专职教师”储备了人力资源。

2.专题式培训

各机构根据自身需求,开展了专题式培训,并做到资源共享。如密云学校和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医教结合”培训班,全区特教教师和曲阳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医师共同参与,该培训班聘请了美籍华人陈思涵做自闭症儿童语言辅助沟通的专题培训和工作坊带教,带来了世界先进言语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理念和经验分享。又如我区曾邀请上海市精卫中心杜亚松教授的工作团队,针对“如何进行有效的医学评估”向一线教师开设专题辅导讲座,让老师们进一步了解先进的医学评估理念和专业技术手段。

3.临床式培训

各特教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好指导医生资源,将每一次医生来校指导的过程视为临床带教契机,进行临床式培训。如广中路小学请精卫中心的杨隽渊医生为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进行了“感觉统合训练”专题辅导,在辅导中针对学生的缺陷介绍了相关感觉统合训练的专业知识,对各种感统训练器具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培训,并老师分享了工作中的一些案例,让老师获益匪浅。此外,教师带学生去医院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教师而言也是很直观的临床带教,教师们从指导医生那里学习了解很多医教结合的具体操作训练方法,临床式培训为教师提供了更直观的学习和认识。

此外,我区还积极组织所有特教机构的相关成员参加市级层面组织的专题培训,目前已有32人次接受了市项目组的各种主题培训,并学以致用,以点带面,分享学习成果,以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通过特教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训,目前我区已有康复治疗师4名、感统训练师2名,语言治疗师1名,特殊教育领域的心理治疗师6名,构建了一支由9名教师组成的具有资质的巡回指导教师队伍,为区域医教结合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三、加大实施力度,初显工作成效

1.形成康复模式

我区在医教结合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追求工作的细致化和科学化,逐步建立了鉴定与安置、评估与计划、训练与实施、阶段性评估与调整“四环节”康复模式,并注重所有环节资料收集和过程记录,形成“一人一档”,以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康复需求,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康复模式。

1)鉴定与安置

在鉴定与安置环节中,加强对《虹口区随班就读学生安置流程》的管理,医学和教育共同配合,科学地做好每一位特殊学生的入学鉴定与安置工作。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发现申报、组织检测工作,向学校家长反馈信息,征询家长意见,提出随班就读申请,组织入学鉴定和专家咨询会议,做好认定通知、学校安置等工作;这一环节中医疗机构主要指市教委指定的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负责做好鉴定工作,提供教育与医学咨询服务,并提出初步的教育康复建议 。具体流程如下:

2)评估与计划

在学生得到妥善安置之后,要对其开展教育与医学双评估工作。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进行专业评估,结合医学初评与学生实际,确定其优先康复领域,提出康复需求;医疗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医学评估,如言语、肢体动作等评估,或相关疾病的检测,撰写医学评估报告,提出康复和保健建议,并和家长、教师一起,制定教育康复训练计划。

3)训练与实施

学校医教结合的康复立足点还是在,教师是学校医教结合康复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医教结合必须体现医学知识支撑下的更科学的、更具特色的教法,教师必须根据每个特殊学生生理心理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计符合医学原理和教学特色的训练活动。

4)评估与调整

在学生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训练后,安排每学期一次阶段性评估,由医学单位进行专项检测,以此考量康复训练效果,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反馈,调整训练目标或方法,使医教结合工作更为有效,以此往复,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开发潜能,缺陷补偿,提高每个孩子生活适应能力的目的。

2.注重个案积累

各特教机构建立相应医教结合教育与康复训练档案,以“一人一档”的形式详实记录教育与医学评估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做好过程记录,加强实证性个案研究。各特教机构在个案研究过程中,根据特殊儿童的情绪、行为、语言三大问题,与医生定期沟通,共同积累个案,从大量的病史积累中找到共性的资料,从呈现的个案中把握共性的规律。

3.加强科研引领

在医教结合工作中,加强科研意识,曲阳二幼多年来致力于自闭症幼儿医教结合工作研究,通过市级课题《自闭症幼儿在普特融合幼儿园医教结合的康复实践研究》,已提炼出情绪障碍儿童的“体验三步法”、行为异常儿童的“环境诱导法”、无语言儿童的“刺激训练法”等多种有特色的康复训练方法;目前我区康复领域涉及语言康复训练、心理沙盘治疗、脑瘫康复治疗各个方面的个案研究,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还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阅读障碍、情绪辅导、注意力缺陷等领域开展多学科合作的个案研究。

四、后续思考

医教结合工作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区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两个维度进一步加强医教结合工作的内涵研究。一是拓展研究的广度,通过机制的完善使研究惠及更多的特殊儿童。其次是挖掘研究的深度,一方面要强化相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使医教合作逐步走向常态化;另一方面突出“个性化”的理念,针对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在教育康复训练的内容、方法乃至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践研究,提炼出更有效的经验成果,逐步提高医教结合工作的整体水平。

此外,要充分发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其在区域内的管理、指导、培训、研究、服务等功能,在医教结合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其统领和辐射作用。


(作者系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