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英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聋人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全国聋人高中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促使聋生适应社会发展,聋人高中有必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反观聋人高中素质教育现状,聋生因为听力受损导致语言障碍,交流困难,心智成熟较晚,个性差异很大,文化水平和思维能力难以达到普高学生水平;家长因孩子残疾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或溺爱或遗弃,缺乏交流和适当引导,忽视聋儿心理、品德、情感的发展导致心理、性格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偏差;聋校教学存在课程单一、教学目标单一、教法学法死板、重考试轻技能、重智育轻德育、重结果轻过程等情况,不利于聋生的全面发展,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根据聋生身心特点,结合聋校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残而有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聋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聋人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一)聋人高中学生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追求所有人的潜能、个性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追求人人适应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的发展。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造各种条件,促进每位聋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使聋生真正融入社会,这是聋人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
(二)聋人高中素质教育目标
聋人高中素质教育目标,是针对聋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具体目标要求,是对聋人高中学生在素质教育下应该达到的素质结构完善程度和素质发展水平的规定。通过聋人高中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合格公民。具体目标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身心素质教育目标、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目标、智能素质教育目标、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目标。
二、杭州聋人学校高中学生素质教育初探
杭州聋人学校有着八十年悠久的历史,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多元智能理论和精细化质量管理为指导,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坚持德育为先与德育系统化、生活化、开放化、主题化、综合化,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教研课题为引领,校园文化为熏陶,全力推进了聋生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构建健康导向机制,更新素质教育理念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杭州聋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确立“培养残而有为的劳动者”的办学理念,确定校训“阳光、诚朴、感恩、自立”,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会生活、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合格公民。明确了“管理与质量协调发展,学校与师生共同提高,理念与文化同步升华”的发展目标,引领教师更新素质教育理念,明确“生活即教育”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中收获知识与智慧,促使教师逐步成为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凝聚力与发展力。
(二)重构合理课程体系,拓宽素质教育载体
借助浙江省2010年开始的课程深化改革契机,我校确立“潜能发展与缺陷补偿并重,文化学习与职业教育结合,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接轨,学业进步与道德发展同步”的课程理念,使知识、情感和能力有效融合。我们遵循“贯彻执行国家课程,适度调整地方课程,开发创新校本课程”的原则,构建了立体化的大课程体系:1)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2)三类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学科与活动课程、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3)三种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化课程资源相结合。打破了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拓宽素质教育载体。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基点,加强自理、自立、自尊、自信、自强教育,注重心理健康和生存教育。从聋人实际出发,以兴趣或就业为向导,给学生提供真情境、真体验、做中学的主动学习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以学校为主阵地,创设环境课程。优良的校园环境、民主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聋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优化学科课程、规范活动课程、激活隐性课程,各类课程功能互补、紧密联系,有力地推动聋校的素质教育。
(三)加强德育心理教育,奠定素质教育基石
1.德育渗透,助推聋生在素质教育中健康成长
我校将德育渗透在各门学科中,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渗透在生活中,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重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上;德育渗透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形成学科教育、主题教育、自我教育三位一体,校内活动、家庭活动、社区活动三线一面,注重习惯、注重体验、追求实效,进行开放性的德育教育。例如:我校每年进行的春秋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学期进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拓宽德育空间,从尊师教育到感恩母亲、感恩社会的教育。拓宽德育途径,优化家长委员会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等,让家长参与学生德育管理,家校配合,加强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的联系,巩固德育效果。
2.心理疏导,促进聋生基本素质的形成
对处于特殊教育环境下的聋生来说,接受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听力损伤给聋生尤其是后天失聪聋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相当一部分聋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生理上的缺陷,造成自卑、焦虑、孤僻、敏感多疑、容易冲动等心理不健康现象。教师及家长对这些现象听之任之,就可能导致他们严重的心理疾病。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①提高聋生的认识水平,教育聋生正确看待自己、尊重他人、正确对待挫折;②引导聋生调节自身心理,掌握调节的策略、方法;③扩大聋生的生活圈子,使他们学会交往,适应现代社会生活;④教会聋生生存技能,消除在心理上的后顾之忧;⑤加强聋生青春期健康教育。
(四)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校课堂教学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坚持全面育人、听力补偿和潜能激发的原则,注意知识与能力结合,发展智力与形成语言结合,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培养聋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注意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教学结构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优化课后的适应性练习,注重课堂效益的提高,勇于创新。目前我校加强课程整合,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电子教案和学案的收集和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五)激活课外教育活动,拓宽素质教育渠道
课外活动是通过实践发挥学生才能和个性的重要平台。我校除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外,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走进第二课堂,拓宽素质教育视野
杭州有许多第二课堂场馆免费对学生开放,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学校社会的联系,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
如组织学生参观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浙江历史博物馆等纪念馆,组织学生游览运河、动物园、植物园,组织学生参加体博会,去剧院看演出……这些活动使学生亲近杭州,感受杭州文化,拓宽知识视野。同时,学校还将第二课堂场馆的流动项目请进校园。我校学生还可以在本校的学农基地里进行劳动,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以及收获各种劳动果实。学农实践,培养了学生劳动的习惯,掌握一些生存技能,培养了劳动品质。
2.用好周末双休,延伸素质教育活动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聋校,有50%左右的学生双休日留在学校。为了丰富双休日在校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学生每一个周末都过得安全、充实、愉快,学校自2005年开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双休日校园文化广场”系列活动,直至今天已成功举办两百余次活动。
双休日文化广场活动,以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主要特征。包括每周固定的三个项目。一是品味书香,向学生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二是网络冲浪,学生凭班主任开具的“上机证”到指定机房上机;三是影视欣赏,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场所,组织在校学生进行经典影视欣赏。
学生特别喜欢参加“淘宝大课堂”,为此学校邀请大学老师每周来学校给学生培训电子商务知识,邀请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进行一对一地指导。我们还带领学员参观了阿里巴巴的新园区,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电子商务的魅力。培训结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75%的学生在将来条件成熟的时候愿意开一家淘宝店。
3.活跃社团活动,促进素质教育进程
我校有“寻梦”舞蹈团、“红苹果”剧社、“咿呀咿呀”模特队、“青春”街舞社、“飞跃”健美操队、“龙之风”武术队、“群星”体育俱乐部、“心意坊”手工作品制作社、“心语”棋社、“阳光地带”心理社、低碳环保社,还有动漫社、书法社、陶艺社、车模社等等。这每一个社团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学校模特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团,曾在许多大型活动中登台亮相。上学期,学校团队发动全校学生并依托模特队开展环保低碳“SHOW
出真自我”服装设计与表演大赛,活动轰动全校,非常出彩。
“群星”体育俱乐部富有特色、成绩斐然。俱乐部组织学生每天按规定里程数进行晨跑。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进行长年累月的田径项目集训。据不完全统计,学生近年来有16人次获得全国体育比赛金银铜牌,其中有的学生成为奥运火炬手,还在台湾举行的第21届聋奥会上获得铜牌。
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文艺奖项9个,其中3项艺术教育成果获国家级荣誉。同时孩子们在艺术教育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潜能、提高审美情趣,全面推进聋校素质教育。
(六)实现效能动态管理,打造素质教育师资
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我校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制定了面向21世纪合格特教师资的要求:思想素质高,有追求;知识功底厚,有魄力;业务能力强,有专长;科研基础实,有创新。围绕这四个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铸师魂。广泛开展爱特教、爱特校、爱残疾学生教育,教育广大教职工心系特校,扎根特教,甘于吃苦,乐于奉献。②练师能。学校提出读透大纲、教材、教参,练好手语,开展学习、反思、交流、实践、科研,螺旋式上升,扎实开展基本功训练。③学理论。克服论资排辈思想,以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为龙头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并通过国家培训、省级培训、短期培训、网络培训、自学等形式进行特教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④展风采。根据青少年教师求胜创新的心理,学校提供舞台,经常组织达标课、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评优课等公开教学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督促和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并形成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同时,健全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强化实施素质教育导向机制,实行效能动态管理,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聋人高中素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以人本的思想关爱学生的生命,以全面的目标引领学生的未来,以多样的课程优化学生的素质,以高效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丰富的活动张扬学生的个性,以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崇高的典范影响学生的志趣,以优良的校风净化学生的心灵,以静美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把聋人高中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品格健全的学生,而且要打造智慧型教师,塑造专家型校长;不仅要设计多样化的课程,而且要建构鲜活的课堂,营造一种人文环境。
(二)反思
1.如何开展分层、分类、个别化教育
网络时代对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社会一样,聋校学生中也存在自私、自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倾向。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德育,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重点,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同时,由于聋生个性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造,提高分层分类教学。
2.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命质量
聋生在初中学习方式单一,模仿被动学习较多,大量的学习生活时间投入到简单的重复操作中,以提高熟练度与准确度。从上学开始就逐步缺乏对社会的关心,缺乏与人交流,缺乏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认识异化为“记忆”,思维能力不强,主动学习和发展意识薄弱。
3.如何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5年来,学校为了适应量的扩张,引进了大量的普通学校成熟型教师。这些教师来自全国的各类学校,由于“成熟”所以给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带来一些障碍,由于来自“普校”,也给师生交流带来困难……我们花了许多精力培养中青年教师,但是这部分群体面临过量的工作压力,如何实现这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特教学校教师的继续学习,哪种方式更适合?是参加普通高中教师一起培训,还是和特殊教育教师一起培训?哪类培训更有利于我们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合我们特殊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开展?都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作者单位系杭州聋人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