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职校朗读教学要加强课内外结合
发布日期:2019-02-10   作者:特教研究所   

李伏霞

 

初职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将面临求职、应聘、公关等各个方面的挑战。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初职校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朗读是练习口语的有效形式,既能使口语更加规范化。同时,还可以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

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对朗读并不是很重视,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并且,朗读只限于课堂上的有限时间里,学生在课外没有朗读的习惯和空间。所以,笔者认为,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初职校朗读教学要立足课内,向课外适度延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立足课内,培养基本朗读能力

    1.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课内朗读教学中的形式变化和角色变换尝试,让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新鲜感、亲切感和融入感。通过示范朗读、领读、合读、跟读、听录音读、个别读、小组读等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的语言活动中,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赛,男女生赛,各种朗读、演讲比赛、配音比赛等。这些比赛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培养其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朗读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至于一堂课中选取什么形式训练学生朗读,应视学生学习情况、课文特点而定。为了使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可以采用小声自读课文;为了创设某种情景,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从而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语言;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和训练,可以全班齐读;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全班全组接续读,从而诱发想象,体会意境,发展形象思维。

    教师示范朗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指导朗读的方法。放录音磁带、MP3,只能单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而示范朗读则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又有意识地去观察老师朗读课文时的表情及形体动作,这就多了一个“看”的训练。这样一来,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朗读的积极性。例如,我校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她指导朗读,几次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老师读,学生看老师范读时,神情专注极了。他们的表情随着老师的表情变化而变化,仿佛来到了老人与海鸥的身边。看老师范读后,学生的朗读劲头十足,朗读特别动情,特别有味,不仅语气、语调,就连老师的表情也愿意模仿。可见,示范是多么重要!此外,学生接触一篇课文,需要有一段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刚开始时,学生读课文往往读不准、读不好,这就需要教师在一旁悉心地指点和帮助。这时,教师范读就有“用武之地”了。学生被教师的范读一启发、一引导,马上进入了朗读的良好状态,读书质量明显提高。教师范读,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很好的语感训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的音韵之妙,节奏之妙,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表达出来,使学生受到真的感染,美的熏陶,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读书能力。

    2.加强指导,提高学生朗读的效果

    有些学生喜欢朗读,愿意朗读,但是苦于朗读不得法,朗读像念经,朗读声音小等,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朗读的积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朗读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懂得,哪里要重音,哪里要轻读,哪里要连读和停顿,还有朗读的节奏如何把握,怎样做到不增不减,不误不倒等。而不是很宽泛地说这里要读得深沉一点,那里要读得轻松愉快一些。这些模糊的要求,随班就读和学习困难学生是体会不到的,自然就不能落实在朗读中。一般情况下,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易记的朗读提示符号,便于学生练习。等掌握了基本的朗读技巧以后,再逐步脱离符号的标示。例如:在教学《七月的天山》一课时,我指导学生要把“高悬、高耸、飞泻、往上抛”几个词语读得高一点,说明雪水是从很高的地方飞泻而下的,体现雪山的宏伟与壮观。我让学生在这几个词语旁边标上向上的箭头。朗读时,看到箭头,学生就知道这里要读得高一点。在朗读“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一句时,我指导学生把“无限” 一词读得长一点,用横向的箭头作为延长音的符号。还有常用的停顿符号、重音符号等,学生掌握了具体可操作的朗读符号以后,感觉老师平时所要求的朗读要有感情,有节奏,其实一点不难落实。

初职校的随班就读和学习困难学生,都经历过失败的学习体验,学习自信心普遍不足,害怕读不好,不敢在他人面前大声朗读。教师要针对学情,因材施教,制定分层的朗读目标,分阶段、分步骤落实朗读要求。如果一下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朗读兴趣。朗读教学的设计可以分目标小步骤实施,例如:我对课文《七月的天山》朗读设计: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读准确,教师示范,学生学读。第三次读:读得有气势——从理解课文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段,老师示范并指导标注朗读符号,学会朗读技巧。第四次读:读得有意境——朗读第三、四段,同学们运用已经掌握的朗读技巧,练习朗读,体味文中情景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第五次读:再读全文,读出文中情境,读出文章结构,读得身临其境。

    每一次的朗读要求全然不同,但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角度精细,活动充分;这种朗读层次上的变化能够让学生目标明晰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学生在深入反复地朗读中,不断地走近作者,走进作品。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只有在自由灵活的诵读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3.重视评价,让学生体验朗读的快乐
      
在对待学生的朗读能力差异时,老师千万不能强硬地带到你所认为的“最佳效果”上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耐心地听取他们各不相同的朗读,让学生在同学们帮助下改进方法、提高认识,让他们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尽情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面……让他们想读、敢读、爱读。特别是初职校,学习困难学生人数比较多,朗读时自信心严重不足,帮助他们纠正错音,对个别难读的句子,多领读几遍尤为重要。例如:采用“一帮一”朗读法,困难学生的同桌安排的是语音语感很好的学生,每次自读时间,就是他再次学习提高的时间。就是朗读能力一般的学生,同桌“互帮”提意见,时间长了,朗读水平也会见长。当然,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树立信心,获得初步的成就感,产生主动朗读的兴趣。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评议时,应特别注意评价的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避免用“一把尺”去衡量学生朗读的优劣。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领略成功的喜悦。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朗读。

二、课外延伸,拓展朗读训练的时空

1.家校联合促朗读

无论教学任务有多紧张,每次上课前,五分钟的“新闻播报”、“故事分享”都是雷打不动的节目。我让学生先在课余练读,练读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新闻、有故事、有课文、有古诗、有顺口溜等,还可以说相声、溜快板。每次上课前有两位同学进行“新闻播报”或“故事分享”。为了保证机会均等,我按照座位表轮流。轮到谁,谁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每次“新闻播报”的评委也是由同学轮流担任,并且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当然,单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给每位学生建立固定的朗读反馈本。建议学生在家里练习朗读,并让家长反馈朗读的完成情况。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还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将书本的知识变成熟能生巧的语言技能,就得认真朗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能切实地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很有帮助。

    2 巧用设备练朗读

现在多媒体设备已经很普及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用电脑录音的方法练朗读,这样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录音,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教《凡卡》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回家制作成朗读录音,第二天我检查时,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很好。个别同学还配上了钢琴曲的背景音乐。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在读熟练后才录音的,学生对此感到新奇,又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大家乐此不疲。教师也可以为每位同学提供课文录音带或者MP3声音文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先模仿录音读课文。初职校学生都有一定的电脑使用基础,对于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背景音乐等,配上自己的朗读,制作成视频文件到班级里展播。教师还可以把网上收集到的电视散文视频文件中的声音去除,指导学生添加自己的声音。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3.课外活动展才华

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展示朗读才华的机会,在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的同时扩大了朗读训练的空间、时间。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提高朗读水平。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把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的要求落到实处,返璞归真,语文课堂一定会重新响起琅琅读书声。初职校学生也能“能说会道”,适应社会的需求。

            (作者单位:普陀区甘霖初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