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青
一、加强规划,制定并实施特殊教育设施设备的装备标准
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工作,把推进医教结合作为新时期实现特殊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2009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市教委等八部门制定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年)》(以下简称“特教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的目标,要求“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校舍与场地符合特殊教育需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沪教委基【2007】47号)。按照《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06】29号)要求,配置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改善学前特教办学设施设备,满足学前儿童康复需求”。
为落实“特教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这一目标,2008年各区县制定了本地区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工作规划,于2009年开始实施,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特教专项经费投入力度,相当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校舍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标率有所提高。为彻底解决部分区县尚未将学前特教建设纳入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范畴、忽视教学具配置等问题,市教委又颁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班)办学条件的几点意见》(沪教委基【2010】43号),要求进一步落实“特教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使残疾儿童拥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康复与生活环境。
2009年至2011年,市、区县两级财政共投入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约4.5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约1.7亿元,区级财政投入约2.87亿元,全市共迁建、扩建、改建特殊教育校舍约15万平方米,25所特教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规定标准,35个学前特教点改善了办学条件,99所有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学建立了116个资源教室,17所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了电梯,特殊教育的条件得到明显优化。
为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优质的办学条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实施医教结合、促进内涵发展、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在上海市教委指导下,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特殊教育建设调研、特殊教育学校设施设备达标情况调研、特殊教育专项调研等,旨在促进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改善;组织了上海市特殊教育优秀自制教学(玩)具评选、辅读学校个别化训练室设备配备和使用研究、制作教学具和辅具的使用视频资源等,让教师采用教学具有针对性地对残疾儿童进行训练活动,或补偿其缺陷,或发展其潜能,促进教学具和辅具的有效运用,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让残疾儿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加强教辅具的配置、开发和使用,促进医教结合的发展
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是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学与康复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残疾儿童学习、生活与康复的重要保证。而教学与康复设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学具和辅具的配置和使用。
医教结合,它要求采用教育、医学、心理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残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与保健服务,开发其潜能,使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认真分析各类残疾儿童的特点,配置适切的设施设备,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辅助支持;潜心研究设施设备的科学、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是将医教结合理念落到实处的物质保障。
调研发现:当下学前特殊教育幼儿园(班)康复器械配置不够理想,残疾儿童专用的教育和康复类玩教具还不够丰富;辅读学校个别化训练室中教学具配置不够系统、与课程要求脱节,对教学具的使用缺乏深入的研究;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的康复训练设备不足尤为突出等。
为此,研究优化教学具、辅具的配备,满足智障、听障、视障等残疾儿童以及随班就读学生康复的需求在医教结合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我们将在3年时间内完成100集教学具和辅具的使用视频,去年完成了31集,今年的34集正在进行中。我们通过征集、遴选教学具与辅具,撰写使用脚本、拍摄视频,力求能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特殊儿童的家长在进一步尊重差异,发展个性,促进融合教育;加强专业培养,促进高质量教育;加强科学研究,为教育科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和指导,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
重视配置适合特殊儿童的教玩具和训练辅具
将康复、游戏、认知有机结合,既遵循了学前残疾儿童的发展规律,又将康复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有利于医教结合理念的贯彻落实。
注重从智障学生能力水平出发,开发教学具所包含的康复功能。如雪花片这一幼儿园常见的接插类积木玩具,平时主要用于构造游戏,通过拼插出千变万化的造型,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在辅读学校个训活动中,由于智障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存在发展落后的现象,因此将雪花片归入精细动作一类,主要用来训练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类似于康复训练中的作业治疗器具,但是雪花片五颜六色的外观又更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比普通的康复训练器具要更有吸引力,因此,雪花片这一教学具在个训中的康复功能得到发掘。
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早期干预的有效性,补偿他们的缺陷,促进各类残疾儿童的发展。重视开拓教学具在智障学生个别化训练活动中的康复功能,希望通过教学具的操作,不仅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康复和发展。
2.
重视开发特殊教育教辅具的资源
残疾儿童的特点千差万别,他们的需求也是多元的。多元需求催生多样教学具和辅具。因此,要针对残疾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对市场现有的,在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配备的语训、运动康复、感觉统合等辅具,以及在个别化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感知觉、认知、精细动作、情绪等教学具资源加以研究和开发,挖掘其使用方法和康复功能。根据相应的原则来遴选一批适合残疾儿童的教学具和辅具,同时,对这些教学具和辅具在促进智障学生认知发展、康复训练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积累一批成熟的个案,指导教师用于残疾儿童的个别化训练。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具和辅具资源还不够丰富。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业知识教授,还应该对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研究,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持,要实现这些功能,康复设备、心理测评工具等专业资源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学龄前作为早期干预的重要时期,需要为各类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康复提供必需的玩教具和康复器械。目前,教育部暂时未颁发学前特殊教育机构的装备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件,各类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或照搬普通幼儿园,或参照辅读学校进行装备建设,这些都不符合学前残疾儿童的发展规律。医学康复理念还需更深层次地渗透到一线园所中去,更强调教学具和辅具资源的合理适切配置,这是对学龄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确保早期干预效果的物质保障。
3.
重视研究提高教学具和辅具的使用效益
资源配置、开发之后,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教辅具更加体现教师的用心和智慧。这类案例对于教学具在特殊教育中的多种运用,将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也是基层学校可以借鉴的教学具使用方法,这样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在教学具使用方法的拓展方面,各学校通过实证研究,开发出了“一物多用”(如“按摩球”教具)、“多物一用”(如“系鞋带”教具)、一物一用(如“记忆盒”教具)等多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于教具的使用方法的拓展,也带来了很多全新的尝试和宝贵的经验,将很好地促进一线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智慧,积极开发教学具的价值。
“医教结合”背景下教学具和辅具的运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仅可以研究商品教学具和辅具,还可以自制;我们不仅要研究教学具和辅具的基本功能,还要研究它的拓展功能。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配置和使用教学具和辅具,期待你我的共同研究。
(作者系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基教装备管理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