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保教中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18   作者:特教研究所   

陈胜宇

 

一、问题的提出

“融合保教”是指在幼儿园附设特教保教班,让有轻度心理发展障碍或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儿童在普通班中接受教育的一种保教模式。“融合保教”的目的是让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让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游戏、生活、学习,使他们的情感、智力和活动能力得以更快的提高,逐步使其中的一部分儿童能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目前,“融合保教”还属新生事物,尚处摸索阶段,因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教师往往更注重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导致一些幼儿融合在随班就读中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缺陷不能得到很好的补偿。

“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指在集体教学的条件下,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育,使儿童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我县地处郊区,特殊教育的资源相对缺乏,无资源教室、无专门的教学设备、训练器材以及特教机构和特教人员也很少,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有效的个别化教育,切实提高融合保教的质量?本课题拟通过“在融合保教中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可供参考的教学依据。

二、研究概况

·研究目的:探索对不同残疾类别的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内容、途径与策略。

·研究对象:本县9名在普通班进行融合保教的特殊儿童,其中弱智2人,脑瘫3人,肢残2人,低视力1人,重症肌无力1人。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最后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个案研究法:从研究对象中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加以深入细致地研究,验证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成效。

三、干预策略与途径

(一)实施个别化教育的策略

在个别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策略:

1.环境感染法  优美和谐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特殊儿童往往性格孤僻、意志薄弱,教师营造了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良好的班风、亲切的交谈、鼓励的目光、轻柔的抚摸感化了特殊孩子心中的坚冰,使其感受到浓浓的师爱,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同伴教学法  这是促使普通幼儿与特殊儿童一体化的有效策略,通过小组、同伴间的协作,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现生生互动。在集体活动或个训时采用伙伴教学法,效果特别好,使教师既能照顾到全体幼儿又能兼顾到个别差异。实践证明,伙伴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干预的良策。传统的个训,往往采用一对一的方法,会使特殊儿童比较被动,效果不太理想。而伙伴教学法则使他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达到较理想的训练效果。

3.成功体验法  成功的体验对培养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很关键。教师一般采用语言、表情、小奖品等方式,对他们良好的行为、点滴进步予以及时表扬、鼓励,使其良好的行为得以强化。教师还有意识地为特殊儿童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能在较突出的一方面获得快而好的发展,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强其自信心。

特殊儿童(弱智、脑瘫、视障)的感知能力差,表象贫乏,只能在直接观察具体事物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他们的思维特点,把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实物等,必要时还让他们进行看、摸、闻、听、尝等实践操作,增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丰富他们的表象,开启他们的思维。在实践中努力做到教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游戏与教育相结合。

(二)个别化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1、个别化教育的内容

考虑到特殊儿童将来都要回归主流、踏上社会,因此,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性适应的培养是最关键的。我们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让这些儿童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熟悉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环境。我们注重了日常生活的指导,从实际出发,突出实效。此外,还针对不同类别的残疾孩子,有侧重地选择相关的内容。

2、实施个别化教育的途径

1)把个别化教育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来培养其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等。如:让特殊儿童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不事事依赖他人,学着自己如厕、用餐、穿脱衣;引导他们学着与人交往等。

2)在集体活动中实施个别化教育

教师根据特殊幼儿的实际情况,在集体活动中为其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情感等方面。同时提供便于操作的材料或模仿范例。教师也灵活运用小组教学、伙伴教学等形式,尽量为特殊儿童提供练习、表现的机会。

3)在区角活动中实施个别化教育

教师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选择内容。教师常以显性指导为主,引导幼儿操作材料,从无目的地玩到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操作材料,并及时记录幼儿的完成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信息。

4)通过个别训练来实施个别化教育

个别训练是对特殊幼儿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力求使特殊儿童的不足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常采用情境教学、伙伴教学的方法,同时考虑内容、方法的整合,使个性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性。

5)通过家庭配合来延续个别化教育

家长的密切配合是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经常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注重家园联系,使个别化教育延续到家庭中,形成指向一致的教育合力。

四、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成效

(一)幼儿发展

两年来,这些实施融合保教的儿童有了明显进步,变得合群、乐于交往了,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个别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了明显好转。他们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能自己如厕、穿脱衣、用餐,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他们的认知、情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师发展

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教师本着奉献精神,用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去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如今,关爱特殊儿童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通过多次的教研活动、观摩研讨、案例的撰写,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增强了她们的业务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和随机调控的能力。

(三)转变了家长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特殊儿童的家长往往不敢正视现实;对个别残疾程度重的孩子,其他家长颇有微词,认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在园方、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家长的态度转变了,由拒绝转变为接纳。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不仅能正视现实,还能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五、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两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还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

(一)要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

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社会工程,它涉及教育、医学、家庭、社区等各个领域。就我县目前的特殊教育干预方案来说,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缺乏其他社会支持系统的参与,这难免会造成个别化教育方案的片面性,如何与医疗、康复机构及专业人士合作,使保教与治疗并举,制定更适宜的干预方案,将是今后需要加以改善的方面。

(二)对孩子的观察要更加细致

目前,我们的观察是比较粗线条的,不能真实而详尽地反应孩子一段时间内的行为变化。如何使观察记录做到切实有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实践、研究。

(三)构建合适的融合保教课程

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难免带有随意性,针对性不强,在集体活动中因把握不好适宜的度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探索适合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活动内容也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上海市崇明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