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顾 益

中重度智障学生语文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1、表象贫乏。由于智力上的障碍,智障学生从外界获得的表象是贫乏的,因此,导致观察力、理解力的降低,而观察力理解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2、感知范围小,速度慢。智障学生视野范围很小,只关注眼前事物,这就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时,理解慢、阅读慢。3、识记慢,遗忘快,再现困难。由于智障学生缺乏丰富的表象,这给他们知识的记忆的保持,带来了困难,前学后忘。因此,需要及时地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学生的生理缺陷成为了学习语文的障碍,如何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补偿学生缺陷,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能力,成为我们探讨的课题,我针对学生实际,把美术学科特点融入课堂教学,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作了初步探究。

一、用直观教具弥补学生表象贫乏

  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美术学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表象,可促进学生对字词的的认识和理解。

  智障学生的思维特点表现为直观形象。在字词教学时,我们采用物图对照、物词对照、图词对照的形式,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例如,在教《下雨了》一课的字词时,我先分别出示了雨衣、雨伞、雨鞋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并告诉他们这三种雨具各自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在学生说出三种物品的名称后,出示三种物品的图片,由于图画是抽象的物体,所以他们往往在认识实物后,却辨别不出由实物变成图画后是什么,物图对照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习将图片上的“雨伞”和实物雨伞建立联系,丰富表象,将实物图片和词语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认识字词。

  二、用视觉手段弥补学生感知缺陷

美术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可以弥补学生感知速度慢、范围小的弱点,将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以中放大、放慢的方式呈现,以视觉手段来强化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呈现与课文内容匹配的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理解课文,并在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中掌握字词。

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我播放有着弯弯月亮、闪闪星星的美丽夜空的动画,并配上歌曲,先让学生们边看边听,在优美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大自然的美。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月亮,来理解“弯弯的”、“尖尖的”的词语,突破教学难点。“闪闪的”这个词语非常抽象,我借助多媒体的美术效果展示了闪烁的星星,让词语变得直观形象,同学们一看便理解了词的意思。通过这一系列视觉手段的辅助,弥补了学生的感知速度慢、范围小的缺陷,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了。对新字词的掌握也更牢固了。

  三、用美术活动帮助学生记忆保持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画一画、做一做,使语文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复习《小小的船》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剪月亮,贴到“夜空”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直观对地记住课文中描写的月亮的特点。我在教学《画》这是一首古诗,让程度好的学生用图画表现课文内容,并根据画面内容背诵古诗,让程度一般的学生给图画的轮廓涂色,并结合画面朗读古诗,程度差的学生,我把已经制作好的书签送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读读书签背面的古诗,看看书签正面的画。同学对这首古诗记得特别牢,同时也证明美术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记忆。

我把美术教学中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当作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表象,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这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今后,我还会继续探索,更好的将语文与美术整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静安区南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