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芳
浙江省盲人学校自1989年创办以来,在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全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艰苦努力,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占地近60亩,建筑面积
一、完善学制,满足视力残疾学生就学需求
1989年11月24名盲孩子满怀喜悦和希望从全省各地来到学校,我省的盲教育从此开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视力残疾学生及家长的就学需求愈来愈强烈,要求愈来愈高。学校顺势而为,办学向两头延伸,逐步完善学制,扩大办学规模。
2001年,首届职高班开办,学习中医推拿专业,学制三年。2002年,开始进行学前一年教育实验。2004年,首届盲人普高班开办。至此,学校形成了盲童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一体的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广大视力残疾学生的多种就学需求,视力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2005年,建立浙江省盲人教育资源中心,开始建立为全省盲人提供终身教育培训服务的平台。
二、面向社会,重视职业教育
办学伊始,学校就从办学的终极目标出发,谋划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学生真正融入社会。通过调查和市场需求分析,着眼于学生的特点,面向社会,学校开设中医推拿专业,于1995年开始对第一届超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训练。通过两年的强化学习,学生学成毕业,成功走上社会。在积累了两届超龄班职业教育工作经验后,学校于2001年正式开办职业高中班,完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至今已有五届学生毕业,全部获得职高毕业证书和中级保健推拿师职业资格证书,全部就业,其中大部分成功创业,不仅自立,而且还支撑起整个家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2008年底,投资562万元的实训康复综合楼动工建设,学校的职业教育层次及水平将会有新发展新提高。
三、重在坚持,抓好序列化德育工作模式
根据学生自学前进入学校学习直到中学毕业,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发展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度过这一实情,学校开展序列化德育教育,一以贯之,重在坚持,帮助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序列化德育工作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以良好的品行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为重点。入学初至三年级阶段,重点抓生活适应和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四年级至义务教育毕业阶段,重点抓学习习惯和品行;高中阶段重点抓社会适应性锻炼。
序列化德育主要通过主题教育、社会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军训、融合等各种活动载体进行,实现德育的序列化、生活化。
四、提高素养,开展文体艺术教育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负责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管理好周末等闲暇时间,开设18个兴趣小组,使绝大多数学生有爱好,有特长。每两年举行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历时六个月,横跨两个学期,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展示搭建舞台,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民乐队、足球队、手工组取得一定成绩。
五、以师为本,搞好师训和教科研工作
学校的发展依靠广大教师,我们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增强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一是抓师资培训工作。依托与发挥省盲教育资源中心的功能,着重做好教师的盲教育专业基本技能(盲文、定向行走、心理辅导、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等)的培训,提高执教能力。建立“浙江、上海、南京三所盲校合作教研组”,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开展“海伦杯”青年教师大赛,促进年轻教师成长。教师不定期赴普通学校见习,学习借鉴最新教育教学理念方法。
二是重视教科研工作。教师的职业成长在于不断的反思,我们倡导教研科研一体化,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合作项目提升教师素养。学校目前有四大合作项目正在研究实践中,即与美国帕金斯盲校的《盲兼有其他残疾的儿童少年教育训练实验研究》《3--6岁盲童学校教育的实验研究》,与美国费城盲校的《辅助技术在盲教育的应用研究》,与德国的《低视力学生教育训练研究》。
针对问题建立课题进行研究。随着《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颁布,盲教育遇到的问题很多,解决问题就是很好的研究实践,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辅助工具、教具学具的创造制作,案例研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办学近二十年,学校教科研从单门学科到综合性研究,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到课内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研究,由一般性课题研究到理论性课题研究,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教科研的根基更扎实,空间更广阔,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效。
我校办学还正在朝规范化方向努力发展,工作还很粗放,还有诸多的不足。但我们也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一支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队伍,有省教育厅作坚强后盾。我们会高度重视“合作教研组”的积极作用,全力参与,抓住机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少走弯路,加快步伐,提高办学的整体水平,不断实现办学理想与追求。
(作者系浙江省盲人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