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个别辅导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叶 颖

发展特殊教育,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原则。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的教育原则,不断探索和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建立了资源教室。学校在资源教室这个随班就读工作的主阵地上,寻找有效的教育手段,力求使每个随班就读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一、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个别辅导提供硬件保障

学校建设资源教室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资源教室的硬件设施,为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化辅导,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和家长提供支持性服务。走进二中心资源教室,可以看到它分为五大区域:1. 肢体康复训练区;2. 沙盘游戏区(箱庭疗法区);3. 团体活动区;4. 电脑益智区;5. 音乐谈话区。这些区域都是为了适应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而设计的,希望每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都能在这里心灵扬帆、智慧闪烁。资源教室环境清幽,不易受到干扰,为资源教室的运作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图片,环境设计让教室暖意浓浓,让身处其内的教师爱意融融,让孩子们的活动快意悠悠,充分体会成长的快乐。

所谓资源教室中的个别化辅导就是针对每个随班就读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为他们度身定制个别化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它与学科教学中的个别化辅导是不同的。学科教学是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而资源教室中的个别化辅导关注的是随班就读学生的素质缺陷,针对她自身的不足和需要,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挖掘她们的综合潜能,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资源教室安排在每天的中午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时间为35分钟左右。针对学校三位随班就读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不同的辅导策略和手段,解决了随班就读学生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潜能开发提供了舞台

潜能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对于随班就读学生而言,尽管某一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但是并不代表其所有能力都存在问题。资源教室就是要为随班就读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提供舞台,让她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

1.利用团体活动,实施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在团体活动区域完成的。这个区域由一张小圆桌和四把小椅子组成。它能给随班就读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她们在一个小小团体中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活动,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与普通儿童互相帮助,促进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提高。

例如随班就读学生小Z,是个中等智障的孩子,平时学习跟不上,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数学。甚至一度放弃过努力。于是辅导老师就利用团队活动的方法来帮助她。首先邀请两名志愿者来帮忙,把团队活动区布置得像个小超市,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了价格。然后陪着小Z做起了过家家的游戏。在买进卖出的游戏中,小Z对数学的阻抗心理减少了。至少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小Z始终笑得很开心。游戏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从10以内的加减法到50以内的加减法,从需要别人帮着算到需要提醒再到独立计算,她整整用了一个学期。现在,在小Z专用的数学试卷上,不再是一片空白,也开始出现了一个个鲜红的勾,这些勾大大激发了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利用音乐调节,激发创造能力

音乐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能提升创造力和思考力。特有的音乐节奏与旋律,能够使我们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得到休息;相对的,对掌管情绪、主管创造力、想象力的右脑则有刺激作用,对创造力、信息吸收力等潜在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效果。音乐谈话区就为辅导提供了这样的音乐背景。在一次对随班就读学生小Z的辅导中,辅导老师把一段田园音乐作为背景,对她进行看图说话的辅导。同等难度的辅导,过去的目标达成度通常在40%50%,这一次居然达到60%

3.利用益智软件,丰富学科知识

在资源教室的益智软件区有一系列的益智软件,从美术、音乐、数学、语言、科学和社会六方面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指导,包含丰富的知识,并以游戏为载体,让孩子在游戏中动手、动脑,获得多方面的收益。通常辅导老师都会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有选择的进行操作。如:随班就读学生小F,她是个肢体残疾的孩子,由于腿脚不便,所以平时不常出门,社会知识相对缺乏,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又如随班就读学生小A是癫痫病患儿,文化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但她特别喜欢绘画,于是辅导老师安排她进行美术游戏的操作,在游戏中她掌握了色彩搭配的诀窍。

三、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契机

心理学的大量研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都已证明,对于任何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幸福快乐的必要前提。对于随班就读学生而言,拥有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她们各方面得到有效、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将对她们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1.利用团体活动,促进相互了解

团体活动不仅有利于普通学生和随班就读学生的相互帮助,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随班就读学生小F平时走路不方便,因此课后也总是坐在座位上,不能和普通孩子一同参加各类活动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常常有自卑,不合群的现象发生。自从参加了资源教室的团队活动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小F有一双灵巧的手,她用彩泥捏成的泥人是那么逼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顿时大家的眼睛一亮,赞叹声不断,小F的脸上充满了自豪,仿佛在说:“我也能行!”给随班就读学生一个和普通孩子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长处,对随班就读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利用沙盘游戏,搭建沟通平台

沙盘游戏也叫箱庭疗法,它通过来访者在沙盘中任意摆放某个造型,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从而反映出来访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它对于不善言辞的随班就读学生而言是很好的沟通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当随班就读学生第一次走进资源教室时,她们的心情是复杂的、胆怯的、茫然的。她们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说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从她们手足无措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来。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一个陌生的教师,这样的态度和表情无疑是一种自我保护。如何打破僵局,缓和尴尬的气氛?沙盘游戏为师生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极其自然的平台。每每有孩子第一次来资源教室,辅导老师总是对她说:“嗨,这里有许多玩具,来看看这些玩具好吗?看到哪个玩具在和你说话,你就将它摆在沙盘上!”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玩具,每当她们看到柜子里的玩具时,总是两眼放光,立即动手。作品完成后,师生间的隔阂少了一些,围绕着作品师生展开对话,在对话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四、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情绪调节提供了媒介

情绪调节是个体为适应外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而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主观动力过程。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机制,是体现个体后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班就读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使随班就读学生感到自己和别人不同,从而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却不懂得合理宣泄。因此调节好随班就读学生的情绪也是帮助她们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

1.利用音乐放松,缓解焦虑情绪

音乐对于人的身心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西方国家将音乐引入医疗体系,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及生理治疗之中,已不是新鲜的事了。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感情,振奋人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比如,随班就读学生小A,在一次个别辅导中表现得十分焦虑,思想很不集中,辅导效果很差。询问原因,她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辅导老师安排她来到音乐谈话区,坐在舒适的小沙发上,配合着舒缓的音乐,闭上双眼,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做了一套放松练习。当她睁开眼睛时,表情已经有所缓和,终于开口道出了焦虑的原因。

2.利用肢体运动,释放紧张情绪

资源教室的肢体运动区是提供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垫上运动的区域。这个区域有平衡能力的训练也有舒缓的瑜伽训练。特别是瑜伽训练,能舒缓压力与紧张的情绪,平和心境,调整自律神经。一次,随班就读学生小A眉头紧皱地来到资源教室,表情十分紧张。于是辅导老师安排她进行了一套简单的瑜伽体式的练习,为她减压。练习做完后,小A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表情平静多了。

综上所述,随班就读学生在资源教室里,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学到了学科知识,开阔了眼界,也体验到同伴合作的乐趣和愉悦。在活动中他们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学习热情更高了,自信心更足了。

(作者单位: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