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中的每一步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王晴红

一、助推辅导进程

   随班就读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并不顺利,家庭、社会给他们增加了不少阻力和压力。虽然我们深知随班就读孩子的一些进步和改变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可是我们愿意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助推器。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每一位在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思想波动,关注学习和生活,关注成长道路上所留下的每一个印记。

(一)前期分析

小施同学属于听力障碍,语言康复二级,其父母均为正常人,无智力障碍和残疾情况,孩子的听力障碍是由于11个月时药物因素导致的,孩子学前在四聋进行过语言补偿训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要求,但有时缺乏耐心和方法。

在学校,小施同学能顺利地融入到普校集体生活中,其个性发展良好,性格开朗,乐于交往,但是由于听力的障碍造成他有点胆小和自卑,在各种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这些是聋童易发生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学科观察包括语、数、英、音、体、美、自然。入学以来进行了测试,小施同学的语、数、英学业水平可以达到同年级的合格水平,说明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二)方案制订

小施同学的班主任、任科教师、康复中心教师、学校校长,还有家长等济济一堂,就方案的制订进行探讨。主要议题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现有的起点上,综观五年级各科学习要求,对个别化教育方案的构想进行交流。根据小施的具体情况和开学两至三周的观察、测试,结合本学期的各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目标,给小施同学制订了一系列的学习辅导策略。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对于小施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如果他从小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今后的成长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端正学习态度。

2)培养正确的读写姿势。

3按时完成作业并学会自己检查。

4)在家长的帮助鼓励下,能坚持做好预、复习。

5)定期进行作业星级评价,挑选出优秀的作业本在班级中展示。

2.学科和心理辅导

数学:借助情景提升学习能力。在数学的理解方面,数学教师首先打算在几何图形教学时创设一定的情景,利用情景教学的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播放,图片展示等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情景教学能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以及相应的单词意义。

英语:纠正舌位,改进发音不准的问题。小施同学由于其听力上的残疾,造成其发音吐字上的口齿不清,为了能够帮助他发准音,英语老师在课堂和日常交流中特别观察了他的舌位,发现在讲话过程中他的舌位始终在口腔的中央,没有基本的平翘舌音,这是导致他发音不准的主要原因。对此英语教师在单词教学过程中不断纠正他的舌位,以帮助他有一个较正确的发音,便于他今后与人交流、对话。还购买了英语磁带让他在家中练习。

心理:学校在整个布局规划中,以理念为先导,建立了“史鲁西伦——悠闲、自主、舒适、探索”的理念支持下的心理活动室,在学校建立现代化的心理辅导室,心理教师就对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和辅导。情况如下:(1)通过“沙盘游戏区”活动时,教师仔细观察了他对各类物品的摆放,了解到该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发现他虽然表面上开朗,但内心比较孤单,缺乏知心朋友。

(2)通过“行为协调训练区”的训练,发现他的行为协调能力有些偏差,尤其是稳定性练习时问题尤为突出,情绪显得烦躁,注意力不够集中。在紧急事件出现时他表现得较为紧张。

针对小施同学的心理问题教师从克服胆小、自卑心理入手,从他在心理活动室的区域活动参与中进行观察和调适。

二、提供理性服务

()舒缓情绪,调节心理

为了预防随班就读生出现种种不良的个性和行为偏差,学校借助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为这些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通过区域活动的观察,教师及时了解到小施同学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了对他个别化教育的辅导策略。

策略一:进行“团体教育区”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不仅适时引导他,鼓励他加入同学的行列中,还有意识地推动他积极参与,有时在团队活动中争做一个领头人,帮助他逐渐增强自信心。

策略二:通过“情绪缓解区” 的练习,教师对他出现的细微情绪变化进行调整和疏导,加入音乐舒缓法和语言催眠法,使该生的情绪逐渐由烦躁向平稳过渡。

策略三:通过“生物反馈区”的治疗,利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和异常活动状况,并把这些信息有选择地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受试者。帮助他学会自我调节,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在治疗时采用可调姿势的座椅进行,用绿色植物烘托环境,逐渐舒缓心情。

通过区域心理辅导反馈后科学的信息,使教师对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有了更科学、更理性地认识和了解,在此前提下教师就能很好地进行心理干预,科学地舒缓学生的情绪,为他们提供更为理性的服务。最近,教师对小施同学又进行了一次注意力的测评,

 

 

结果说明他对目前所面临的压力应付自如。如果小施能够保持这样的压力调节能力,那么无论将来遇到多大压力,他都可以从容地处理,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好的表现。

()创设机会,提高能力

无论是随班就读的学生还是普校的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校园内渡过。学校有许多丰富多彩活动和实践的机会等着孩子们去参与和挑战。这时你会发现各方面都比较健全、自信的孩子获得展示的机会更多。而随班就读的孩子由于自身缺陷等多种因素,在这时就显得不起眼,得不到重视和关注。其实我认为这恰恰是一次让随班就读生接受平等教育的契机,是教师发现随班就读学生潜能的一次机会,是提高这些孩子能力的一次机会。小施同学的辅导老师们就抓住了这些机会,不仅从学业上帮助他,还从挖掘潜能,提升能力这个角度为他创设更多的渠道。

1.发现兴趣。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与任课教师联系,从该生的日常学习、家庭生活中寻找他所喜欢的活动内容,根据这些内容及时和小施同学交流,通过交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寻找出他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一些活动项目。

2.挖掘潜能。兴趣只是第一步,将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的提高,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去指导,这样才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教师通过观察、谈心后发现小施同学对航模、船模制作有较大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平时也喜欢动手做些小制作。于是科技小组的指导老师邀请小施同学加入学校的模型小组,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此大家发现在每个周五、周六的时间段里,总能看见小施同学在模型制作室里忙碌的身影。一个个小零件经过他的手进行装配,最后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船模、航模小制作。

3.创设平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怎样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使他们有机会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证明自己?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为他们创设机会,搭建舞台。学校的科技节召开了,在科技上小施同学报名参加了船模比赛,科技老师还邀请他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进行航模表演,在表演中小施同学与同伴配合得很默契,表演很成功,得到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学校为随班就读的学生搭建了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而这些学生也在这些舞台上发挥了特长,增强了信心。

三、加强家校沟通

在学校,随班就读生在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仅仅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共同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要把随班就读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尊重他们的人格。把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需要爱的孩子。因此通过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引导,使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规范教子行为,创建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档案、家访、组织亲子活动、家长一日开放、网络信息平台、电话等方式加强沟通。

例如“亲子活动”,学校不单让家长带着他去活动和游玩,还请家长来到学校,参与学校开展的亲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亲子的乐趣,感受孩子在校园中的快乐感。又如“家长开放日”,家长通过听课的形式,了解到孩子在上课时的情况和表现,及时能进行反馈,并对家庭教育给予更多的借鉴和帮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家庭和学校全方位的了解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情况,及时发现、沟通与解决问题,使这些学生感受到心贴心的关爱与教育,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幸福,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巩固“零距离”成果,增强对随班就读学生教育的实效性。

四、后续思考

在个别化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目标的设定要从有效提高入手,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就目前发展来看,小施在语言发展,学科学习困难点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其心理、性格发展在普校得以良好的环境培养,已经能够融入到班级集体中。

以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学业要求的逐步提高,其个人发展速度与普校生会出现差距。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在制订个别化计划时,建议老师要做到小步子,高频率,随时修整计划,随时发现“突破”口,随时改进措施。

孩子们的才能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而有的是需要我们老师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发现的。随班就读的孩子与和正常孩子比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他们,会发现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环境、大家庭中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