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点画促进智障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发布日期:2019-02-21   作者:特教研究所   

——以《给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学为例

胡佳伊

一、   案例背景

(一)    活动分析

1.   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残障幼儿8名,年龄从47周岁不等。按残障类型来分,智障4人,自闭症4人。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小肢体精细动作协调能力可以分成三个层次:A层有一定的言语表达以及理解能力,能用较完整的言语回答教师简单的提问,可以完成教师部分指令要求,手部精细动作能力较好,有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B层在教师的提示下能指认,在教师的提示、辅助下能进行一定的模仿。C层完全不配合教师的指令。需要在稳定幼儿情绪的基础上,由教师手把手辅助其完成指认。

2.   活动内容分析

《给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是我园园本课程“美术”中的一个活动内容。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观察,我发现本班的大部分幼儿在康复训练的时候,喜欢在纸上用手蘸上印泥直接点点画画,并且完成以后还会一遍又一遍地欣赏自己的作品,甚至给教师欣赏。本着“以幼儿的兴趣为上”的目标,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一方面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建立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学习用右手食指蘸色进行点画。

A层:能独立完成点画的整个过程。

B层:在提示下用食指蘸色进行点画。

C层:在辅助下用食指蘸色进行点画。

(三)活动重点

学习用右手食指蘸色进行点画的动作。

(四)活动难点

1.用食指蘸色;

2.用食指进行点画。

(五)活动资源选择

多媒体课件、范例;颜料、毛巾;展示架等。


   二、活动过程与分析



(一)    片段分析

片段1:出示视频,初步感知瓢虫

师:“我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播放实物“瓢虫”的视频。大部分幼儿的视线都盯着屏幕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看完整个视频,同时用手指着视频中的“瓢虫”,跟着“瓢虫”做同步移动。有的幼儿不看视频,但也会集中注意力,听视频中发出的声音。少数幼儿对此视频没有任何反应。通过播放三次视频,强化幼儿对“瓢虫”的认识,为接下来的美术活动做铺垫。

【设计意图】

“瓢虫”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教师将对“瓢虫”的认识作为整个活动的基础,通过播放实物“瓢虫”的视频,让幼儿观察“瓢虫”的基本形态——身上有一点一点的,并模仿瓢虫飞的动作,对“瓢虫”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片段2:要领示范,分解重点难点

首先通过视频将点画的每一个步骤示范给幼儿看。同时针对每一个步骤(伸出右手的食指,在颜料盆里蘸上颜料,将蘸有颜料的右手食指在瓢虫的身上重重地摁一下,完成作品之后用桌上的湿毛巾将蘸有颜料的右手食指擦干净)做详细的讲解。

其次教师做现场演示,将刚才视频里播放的动作夸张地演示给每一个幼儿看,结合示范图边讲解边作画。同时使用镜面示范法,减少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最后教师让一名能力较强的幼儿在示范画上进行示范,教师在一旁做进一步的引导和强调。当然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发生诸如“忘记拿毛巾擦手”的行为习惯问题,这个时候我将实际问题拿出来,让别的幼儿来提醒这名幼儿“把小手擦干净”。在每一个细节的问题上做到不断强化、不断巩固。

   【设计意图】

特殊孩子理解能力比较弱,学习的过程也比较慢,仅靠视频或者言语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整个过程,因此在操作之前,简单的言语、重复而又详细的流程展现,使幼儿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

首先让幼儿观看教师示范画的视频,使幼儿对本次美术活动有个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现场演示,以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告知幼儿操作的具体步骤,使幼儿有个更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教师以同伴示范法,让能力较强的幼儿上来演示,一方面使一部分幼儿可以直接进行操作体验,另一方面在所有幼儿参与的操作活动中可以起到同伴互助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的演示,为幼儿实践打好基础。

片段3:实践操作,体验点画过程

在经过详细的示范讲解以后,所有幼儿开始尝试点画。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大屏幕反复播放作画的详细步骤,起到提示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教师给予不用的要求和提示。对于A层幼儿,不仅让他们进行示范,还让他们帮助其他幼儿。对于B层的幼儿主要以语言提示为主,比如提示“伸出右手食指、蘸上颜料、在纸上点一点”等几个关键点。C层的幼儿需要教师给予肢体的辅助,有的幼儿会拒绝参加活动,教师可以用自己食指蘸上颜料,然后和幼儿的食指碰一下,然后再由教师辅助他在纸上进行点画。

同时,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A层幼儿的桌面上提供三种颜色(红、黄、蓝),让幼儿在装饰“瓢虫”的时候,发挥想象,用多色进行创作。B层幼儿的桌面上提供两种颜色(红、黄),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可以换一种颜色,会更美丽”,在转换的过程中,慢慢让幼儿体会“美”。C层幼儿的桌面上提供一种颜色(红),对于他们的要求就是愿意参与到手指点画的活动中来,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这样整个操作。

   【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中最关键的就是操作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进行体验,增加生活经验。比如用手指蘸一蘸颜料的这个过程,有的幼儿觉得颜料凉凉的,不停地看自己蘸有颜料的手指,充满了好奇,让他们有了对颜料的新感知,也让幼儿对自己的手指有更多的控制意识。

同时,由于幼儿能力水平的不同,点画的过程也并非所有幼儿都能独立完成,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能力给予分层教学。本次活动中,除了给予辅助的程度不同以外,教师更是安排了三种、两种、一种颜料的使用,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有适合他们的体验过程。通过不同的支持策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动手,都有实践,使幼儿的手部肌肉得到锻炼。

片段4:作品展示,感受不同的美

完成之后,教师将作品贴到墙上,让幼儿指一指自己的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引导他们看一看每一张作品上“不一样的美”——瓢虫身上有不一样颜色点点,有的瓢虫身上点点大,有的瓢虫身上的点点很多……最后教师让孩子们和“美丽的瓢虫”完成一张合照。

【设计意图】

特殊幼儿长期生活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自信心往往比较低。而美术活动是可以最快获得成就感的一类活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努力,完成了一幅幅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孩子们自己也非常珍惜。教师则将这一份“珍惜”进一步的扩大,进行展示,让幼儿相互欣赏,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大大了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更激发他们对于点画的兴趣,为今后更多的精细动作锻炼打基础。

一、   反思

(一)多种方面的准备,为教学打基础

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中进行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在本次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瓢虫”实物,让幼儿对瓢虫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用手点一点瓢虫。对于部分还未掌握“手指点画”动作要领的幼儿,让他们先练习用手指点物体,作前期的经验准备。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幼儿食指的使用情况,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二)多种形式的示范,为实践做准备

有了前期准备,美术活动中最关键的还是操作,只有掌握了动作要领,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所以示范的这一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视频示范、现场示范、同伴示范”,使幼儿从初步感知到慢慢体验,充分抓住了特殊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同时针对几个关键点进行强调。比如“将蘸有颜料的右手食指在瓢虫的身上重重地摁一下”,很多孩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学会了蘸颜料,但并没有掌握“点”的过程,因此在现场示范以及同伴示范的时候,让大家对点画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三)多种材料的提供,为体验创机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面创造条件,在教学活动的选择上面向每一位孩子,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实践的机会,手部精细动作得到发展。

大部分特殊幼儿的自信心都比较弱,无法从一个活动中获得成就感,然而本次“手指点画”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不仅根据幼儿不同水平提供不同帮助,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点画的过程,还提供多种颜色(红、黄、蓝),让不同能力幼儿都有发挥的空间,让体验更深刻,让每个幼儿都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爱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