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孤独感和心理症状的关系
发布日期:2019-02-28   作者: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孤独感被视为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超常儿童则因其独特的创造力和心理特点,较易产生敏感、孤独和沮丧等情绪(CacioppoHawkley& Thisted2010)。

本文关注超常儿童的社会-情绪领域,致力于探讨超常儿童创造力、孤独感及其心理症状关系。91名五至八年级的学生被纳为研究对象,他们都是通过教师提名后,在智力测验中获得130分及以上,或在智力测验获得120-130分且在附加的创造力测验中获得70%分数的超常儿童。

研究采用简短的症状量表(Brief Symptom Inventory)、洛杉矶孤独感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和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试(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作为数据收集工具。

结果表明,超常儿童中,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沮丧抑郁,这可能是社会传统性别观念和印象引起的现象。但在焦虑、消极自我形象、躯体化、敌意和孤独感方面,女性和男性超常中学生则无明显区别,可能跟其在承受相似压力时采取的相似策略有关。

孤独感作为超常儿童心理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影响着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当一个超常青少年感觉到孤独时,他/她会寻求身份认同,而消极的交往经验如被拒绝和不接纳则会让其在这关键的发展阶段建立起消极的自我印象,从而影响其心理状态。

有趣的是,在本研究中创造力与心理症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根据卡森(Carson2014)的解释可理解成智力成为创造力与心理症状间的保护因子,从中运用积极的适应策略调解并维持了超常儿童的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

Ogurlu, U., Yalin, H. S., & Yavuz Birben, F. (20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Creativity, and Loneliness in Gifted Children.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0162353218763968.

(编写者:梁乐琳 审稿者:苏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