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七平
聋人中职校是指专门对聋人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聋人中职校的性质决定其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基础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和专业技能课(因开设的专业而异,如中餐烹饪专业中的点心制作、烹饪制作等)对聋生传授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学习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内,围绕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双边互动的,因此需要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聋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聋生的学识水平总体滞后于同龄健听学生。此外,随着医教结合与聋儿言语语言早期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少聋儿通过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进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后,自幼儿园(或小学)起就已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而不用进聋校接受特殊教育——如今进入聋校就读的大都是早期言语语言康复效果不理想的聋生。然而,不少研究成果也表明,聋生具有许多优于同龄健听学生的特点,如视觉观察较敏锐,对动作的模仿性较强,心灵手巧,做事能专心致志等。
聋人中职校的课堂教学要想“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应针对聋人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积极实施活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和成功教育的“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教师拿做来教,学生拿做来学,这样才能让聋人中职生获得真才实学。如果这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专门传授新的知识与技能课(以下简称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能切实得到落实的话,那么就会形成如下两种教学过程模式。
一、“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
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无疑会有“新授”环节。而要想让聋生真正掌握新授的知识和技能,除了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外,更需要聋生的参与和体验,因此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有“练习”环节。虽然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导入”“小结”“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但由于考虑到“新授”“练习”两个环节相对更为重要,因此取名为“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
(一)“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图及说明
“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可用图1来表示。
图1 “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图
“导入”环节,教师应根据该节课新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可以是通过复习来导入,也可以是通过开门见山明确该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来导入,还可以是通过呈现该节课要完成的作品等来导入。
“新授”环节,教师不仅要讲解新授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示范和演示。图1“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图中的“新授”,一般要求该节课只新授一个不宜分解教授的知识点或一项不宜分解教授的技能。
“练习”环节,教师要根据新授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不同样式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形式去“做”,通过“做”来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图1“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图中的“练习”,和“新授”一样,一般是对一个不宜分解的知识点或一项不宜分解的技能进行练习。
“小结”环节,不仅要对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等方式予以点评,而且还要对该节课新授知识和技能的要领进行概括。
“作业”环节,要针对该节课新授的知识和技能,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的应用
下面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教师的教学,主要围绕“新授”和“练习”两个教学环节来简要阐述“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的应用。
以曾敏老师执教的语文《上海的几处景观》这篇课文的第2课时教学为例,其“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一个,即“画出文中介绍景观的时间、‘建筑艺术成就’和‘记载的历史’的语句,并找出能概括它们的词句”。由于作者在文中每介绍一处景观时,其时间、“建筑艺术成就”和“记载的历史”是放在一起介绍的,因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相应语句时不宜分解,而应同时进行。为此,曾敏老师设计了一张表,在“新授”环节指导学生先“速读课文第2-5节,画出说明龙华塔、龙华寺的时间、建筑艺术成就和记载历史的语句”,再“找出能概括龙华塔和龙华寺建筑艺术成就和记载历史的词句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见表1。
表1 上海的几处景观板书设计
而后,在“练习”环节,曾老师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先将学生分成两个学习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分别学习介绍古猗园缺角亭和天马山护珠塔的相关语段,“画出文中介绍景观的时间、‘建筑艺术成就’和‘记载的历史’的语句,找出能概括它们的词句”,并选派代表上讲台填表,完成相应的板书;再要求全班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自学文中介绍豫园点春堂的相关语段,“画出文中介绍景观的时间、‘建筑艺术成就’和‘记载的历史’的语句,找出能概括它们的词句”,并填写相应的表格。
通过这样的“新授”与不同形式的“练习”,整堂课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
如果一节课“新授”的是两个及以上不宜分解教授的知识点或两项及以上不宜分解教授的技能,或者是一个(或一项)宜分成若干小步子进行教授的知识点或技能,那么,适用“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
(一)“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图及说明
“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可用两种图来表示。一种是“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基本图(见图2);另一种是“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拓展图。
图2 “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基本图
“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基本图中,“新授”的两个及以上不宜分解教授的知识点,或两项及以上不宜分解教授的技能合起来并不构成一项完整的任务或作品;或者“新授”的一个(或一项)宜分成若干小步子进行教授的知识点或技能,而所有小步子合起来也不构成一项(或一件)相对较完整的任务(或作品)。
如果一节课“新授”的两个及以上不宜分解教授的知识点或两项及以上不宜分解教授的技能合起来构成一项(或一件)相对较完整的任务(或作品),或者“新授”的一个(或一项)宜分成若干小步子进行教授的知识点或技能,所有小步子合起来构成一项(或一件)相对较完整的任务(或作品);并且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完整练习一遍;那么可用“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拓展图来表示,见图3。
图3“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拓展图
“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中的“导入”“小结”“作业”等教学环节的要求同“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中的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分步”这里指的是分成若干个小步子。如果“新授”的是两个不宜分解教授的知识点或两项不宜分解教授的技能,或是一个(或一项)宜分成两小步来进行教授的知识点或技能,则教学时宜分成两步来教授,并且每教授完一步新的知识或技能即进行相应的“练习”。由于聋人中职校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一节课中新授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太多,同理也不可能分成无限多的小步子来传授和练习。至于一节课中究竟该分成多少步来传授知识和技能,应根据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来定。
(二)“分步新授练习”教学过程模式的应用
以耿梦芸老师执教的点心制作课《佛手酥的成型》为例,该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佛手酥成型的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制作佛手酥”。在该节课中,耿老师将佛手酥成型的制作分成了三小步:“擀皮包馅”“切刀”“调整成型”。在“新授”擀皮包馅技能时,耿老师先组织学生观看自己 “擀皮包馅”示范操作的视频,再结合图片(见图4)讲解擀皮包馅制作要领,随后在“练习”环节组织学生按要求“擀皮包馅”,同时教师在学生旁边巡回指导。
图4 擀皮包馅制作要领
“切刀”“调整成型”的“新授”和“练习”过程同“擀皮包馅”的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在完成“调整成型”的“新授”和“练习”后,耿老师在指出学生作品需改进之处的同时,再组织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佛手酥成型的制作——即“完整练习”一遍从“擀皮包馅”到“调整成型”的操作。
通过这样的“分步新授练习”,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学生最后都能按要求独立完成佛手酥成型的制作。
当然,上述两种教学过程模式并不一定适用聋人中职校所有学科新授课的教学。笔者总结出这两种教学过程模式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对新入职的特教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启迪和帮助,另一方面是想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的特教同行潜下心来关注和研究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聋人中职校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