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金泽小学项目组[1]
一、背景
对于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而言,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语文学习能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以参与社会生活,帮助他们用文字来表情达意,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然而随班就读学生受学习能力、障碍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在语文学习能力各领域的表现均显著地落后于普通生。如四年级两位学生佳佳和晶晶,在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验中佳佳语文成绩46分,晶晶仅有6分。在课堂学习表现方面,晶晶课堂上发言声音很小,也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学习兴趣不高;佳佳性格外向,语文学习态度积极,课堂上遇到简单的问题都能积极举手发言,而对于思维类的问题,常无法给出正确答案。在课后作业方面,两位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认真完成抄写作业,看拼音写词语、组词等基础题目可以完成,而涉及到填写、扩写句子一类对阅读、写作等能力要求高的思考性题目,她们基本是望而却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常规的一刀切式的教学内容、方法使得随班就读学生表现出语文课堂参与不足、学习效率低下、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差和语文学业成绩落后等问题。为了提高他们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笔者依托“三单”,分别设计与随班就读学生目前语文学习能力相符的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和课后作业单,以期辅助随班就读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课后作业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实践过程
笔者从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个别化的“三单设计”,结合随班就读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和语文学科教育规律,逐渐总结出:预习单的策略——突出重点与缩小阅读范围;学习单的策略——巧用支架和明确段落;作业单的策略——减少题量和转换题型等。
(一)“预习单”设计——提前感知学习内容
预习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国内研究者发现恰当的预习是影响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重要因素之一。普通学生的“预习单”难以适应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因此亟需我们提供个别化的“预习单设计”,帮助他们明确预习任务,提前感知学习内容,辅助课堂学习。笔者以《苏武牧羊》课前“预习单设计”为例,介绍如何设计符合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特点的预习单。
1.突出重点,理解核心词语
词语的理解和积累是小学阶段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堂学习中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但是相对普通学生,随班就读学生在对生词的理解和识记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因此在预习单中字词模块应设不同的学习要求,要求通过查阅字典重点理解、掌握与文章主旨大意联系紧密的核心词汇或将来生活中常见的词汇,而对于与课文的整体理解关联不大或生僻字词只做“会认读”的要求。如表1中“旌节”属于生僻字,在预习单中只要求学生会读,而对于“置之度外、气节、侮辱”等词一方面是生活常见词汇,另一方面对这些词汇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整篇课文的感知与把握,所以要求通过查字典重点理解(见表1)。
表1 预习单(一)
查词典理解词语 |
|
1.普通学生题目: |
2.随班就读学生题目: |
旌节 置之度外 气节 侮辱 |
旌节 置之度外* 气节* 侮辱* 注:带*词语重点理解词意;不带*掌握读音了解词意 |
2.缩小阅读范围,降低思考题难度
阅读理解向来是随班就读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在预习单中涉及阅读理解的题目无疑是一根难啃的骨头。笔者尝试通过缩小阅读范围,明确要求来将这根“骨头”变小,辅助他们提高阅读思考能力,如表2。
表2 预习单(二)
通过阅读了解苏武牧羊原因 |
|
1.普通学生题目: |
2.随班就读学生题目: |
读课文,思考:苏武为什么会去牧羊? |
在第4节中找出苏武牧羊原因的句子。 |
教师课前与随班就读学生就课文的理解进行诊断性评估交流,直接问“读课文,思考:苏武为什么会去牧羊?”随班就读学生沉默了半天,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也在情理之中,由于他们归纳总结能力弱,而教师给出的题目并无任何提示,使得学生“无梯可攀”,不知如何回答。而且课文篇幅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长,阅读速度较慢,注意不集中,归纳推理能力极差,所以该题目的难度对随班就读学生而言太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单时有意帮助他们明确阅读的范围“在第4节中”,减少干扰,这个细微的变化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学生稍加阅读,很快找到了苏武牧羊原因的句子。
(二)学习单的设计——重点击破学习难点
1.巧用支架,辅助概括大意
概括文章对于普通学生尚存在一定难度,对于随班就读学生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概括课文内容也是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求,故而不能随意地丢弃。仍旧以《苏武牧羊》为例,教师课前让随班就读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讲了哪三件事?”随班就读学生几乎只是找文中的句子来拼凑,没能抓住重点,概括时很啰嗦。这表明他们目前尚不能独立地概括文中大意。为此,教师将题目降低难度,普通学生是简答题,而随班就读学生是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详见表3),提供文字提示信息,另外在每一小题中又再次明确阅读的范围,让他们能稍作思考后完成填空,从而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激发其学习的自信心。
表3 学习单(一)
概括文中三件事 |
|
1.普通学生题目: |
2.随班就读学生题目: |
他在匈奴经历了哪些事情? |
2-5小节写了苏武从使者到牧羊人的3件事。 第2节写了匈奴王________________(怎么做),苏武_____________(怎么做)。 第3节写了卫律___________________(怎么做),苏武___________(怎么做)。 第4~5小节写了苏武_______________(怎么做)受尽___________。 |
2.明确段落,辅助理解课文
随班就读学生较普通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都要差,而课堂中的阅读练习需要学生快速地阅读同时思考问题,这超出他们的实际能力范围,因此不但阅读效果不好,且久而久之容易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故在课文阅读时提供的学习单,是有明确阅读段落提示的,以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在研读环节,“找到描写苏武表现的句子,深入了解苏武是个怎样的人”时,普通学生基本能在阅读全文之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划出句子,而随班就读学生往往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束手无策,因此学习单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要求,让随班就读学生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同时也给予明确阅读段落的提示,如表4所示。学生在研读时有了一定的抓手,能快速找到句子,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有效课堂学习中。
表4 学习单(二)
苏武的表现 |
普通学生题目:找出苏武表现的句子 随班就读学生题目: 1.在第2小节中用直线划出匈奴王要苏武认罪时,苏武表现的句子。 2.在第3小节中用直线划出卫律劝降时,苏武表现的句子。 3.在第5小节中用直线划出苏武在北海牧羊时表现的句子。 |
(三)作业单的设计——巩固检测学习效果
作业始终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后作业是对学生课堂内容的巩固与掌握程度的检测。因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在语文作业检测设计方面也应该对内容和题型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笔者以《东郭先生与狼》一文的课后作业单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作业单的调整策略。
1.减少题量
由于的长短时记忆能力较弱,轻度智力障碍随班就读学生的生字学习速度慢,所以同样一堂语文课,普通学生可掌握8-10生字词,而随班就读学生仅掌握4-5个。实践发现按照普通学生的识字和写字的作业标准,随班就读学生会有大量的空题或错题,这不仅没有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还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挫败感,影响学生课后作业的积极性,所以在表5课后作业单按拼音写汉字的题目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他们已经基本掌握的生字词作为作业题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成功体验,也能真正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表5 作业单(一)
在拼音下面写汉字 |
普通学生: ēn wēi bì yù ______情 ______急 躲______ 犹_______ tiǎn quán sāi cháng ______嘴 _______起来 _____进 心_____ |
随班就读学生: ēn wēi bì cháng ______情 ______急 躲______ 心_______ |
2.转换题型
理解词语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普通学生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而随班就读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句子的理解力较差,所以在表6句意填词题目上无法完成。因而教师根据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弱的特点,将该题型改为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这样就大大降低作业难度,但题目本身还是起到了对随班就读学生词语理解的巩固与考察的作用。
表6 作业单(二)
词语理解题 |
|
普通学生:据意填空。 (1)深厚的情谊。( ) (2)迟疑,拿不定主意。( ) (3)因意想不到的刺激而受惊吓。( ) |
随班就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犹豫 恩情 大吃一惊 (1)深厚的情谊。( ) (2)迟疑,拿不定主意。( ) (3)因意想不到的刺激而受惊吓。( ) |
在学习中充分利用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课后预习单,在设计上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题目的难度、题型做适当调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针对两位随班就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基础低下,较难适应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这一实际问题,笔者采用个别化的“三单设计”辅助教学,经过3个学期的实践,他们在语文学业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语文学业成绩
从图1可以明显的看出,两位随班就读学生语文的学业成绩均较之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佳佳由最初的44分提升到70多分,提升幅度非常大。晶晶的语文成绩第一学期期末有了大幅提高(由6分到30分),随后的几个学期成绩基本维持在35分左右。语文学业成绩的大幅度提高间接证明“三单设计”的运用确实能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图1 两位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变化图
2.课堂学习表现
由于“三单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班就读学生借助它能够更容易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所以两位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增加了,准确性提高了不少,回答问题、读句子、交流时更自信了,声音也洪亮了,学习积极性和态度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对于开放性的思考题目,两位随班就读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困难。
3.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作业单设计,使课后作业难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学生作业的完成度有了明显的改观,作业的准确性也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在阅读中理解重点词句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家长也反映家庭作业的完成时间也大大减少了。
(二)反思
反思对过去一阶段的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是保证运用“三单设计”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须在今后实践中应特别关注。
1.“三单设计”应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
轻度智力障碍随班就读学生由于智力缺陷导致语文学习能力明显落后,故“三单”也需要一定的辅助和调整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这种辅助和调整必须以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为基础,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和基线水平,并制订相适应的“三单”,只有这样才能使“三单设计”辅助学习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
2.“三单设计”应注重解题方法的教授
一般说来语文中很多知识点,像句子引申义的理解、中心句的查找、归纳文章大意等题目都是有律可循的。而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随班就读学生面对同样的题型却毫无头绪。而因此,在“三单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对解题方法的教授。例如“中心思想概括”这类的题目,可以从题目入手,也可以抓住文章中重点段落概括,还可以通过理解表现中心思想的重要词语和关键句子归纳等等。通过教师使用“三单”过程中,反复教授和强化学生相关解题的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真正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三单设计”应着重基础知识的强化
实践中发现只有掌握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在阅读、写作上有较好的表现。而随班就读学生由于学习速度和质量都较差,基础知识落后于普通学生,这对他们语文课堂学习产生较大影响。例如,概括段落大意和篇章的理解是以词语理解和句子理解为基础的,而多数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因而导致在阅读理解方面出现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三单设计”中着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强化与练习。
[1] 项目组组长:尤永明;组员:华春雷(执笔)、俞望春、马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