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过程管理,提升送教品质——区域送教上门工作实践探索
发布日期:2019-09-17   作者:特教研究所   

朱彩月

2017年,教育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以区县为单位完善送教上门制度” 2018年,《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要“规范送教上门课程实施管理。……开展定人、定点、定时、定内容的送教服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增进家校合作,提高送教上门质量”。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送教工作,为每个重残儿童提供适切的教育,我区积极实践探索区域送教上门工作模式,注重送教过程性管理,不断提升区域送教品质。

一、区域情况

近年来中心城区人口不断导入到我区,特殊教育也迎来了历史高峰。根据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数据统计,2016学年我区有送教上门学生13人,2017学年17人,2018学年24人,三年里学生人数增长54%。师资方面,历年来送教工作多由退休教师们担任,老师们年龄大,青黄不接。如何加强送教过程性管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送教队伍,送教从流于形式转向提升品质,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二、实践探索

(一)至上而下,制度先行

1. 加强顶层设计,送教纳入《行动计划》

“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区域特教事业纲领性文件。在文件制定过程中,区政府、教育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将送教上门工作纳入到了区域特殊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明确了“完善送教管理制度、建设专业送教团队、制订个别化送教方案、提升送教服务质量”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2. 召开联席会议,推进送教工作

每年召开一次由残联、教育、卫计委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适龄残疾学生信息每年三月份由区残联报送至教育局,四月份由教育部门牵头,教师、助残员联合入户排摸,了解学生障碍情况,了解家庭教育需求。五月份进行教育安置,完成学生信息、学籍网络备案登记。七月、八月再梳理,残联排摸上半年新办理残疾证儿童,区特教康复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时进行教育安置,保证每个适龄残疾学生新学年按时入学。联席会议使残疾学生入学工作早排摸、早安置,三年来区域义务教育残疾学生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3. 明确工作量,建立送教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了送教工作组,由行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中心统筹安排,至上而下,行政层面保障送教工作的开展。其次,明确工作量,送教教师工作量全部纳入教师周课时工作量,并根据送教路程的远近给予交通补贴,绩效奖励保障了教师送教的时间和频次。最后,加强送教工作日常管理,成立送教QQ群,实行送教打卡制,每次送教教师上传师生互动照片、视频,送教结束后需家长签字确认意见反馈,日常过程性管理保障了送教的质量和品质。

(二)专业支持,定期教研

1. 以老带新,定期教研,助推团队成长

在队伍建设上,实施“1+1”带教模式,暨一名老成员带教一名新成员。开学初,老教师带上新教师,聊一聊学生的情况,走一走学生家庭,谈一谈教学内容。通过内部带教,新老成员无缝衔接,牵手传承送教工作。建立送教月教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讨论送教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在送教内容上,实施“送文化知识、送游戏活动、送康复保健”三送法;在送教频率上,实施“周送教、月送教”双结合。定期教研,为教师搭建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解决了教师日常送教困惑,助推了团队教师们的成长。

2. 医教结合,发挥区域优质资源

传统意义上的送教多局限于文化知识,对瘫痪在床重残重病学生无从着手。在送教上门工作中,我们意识到了对于重残学生“康复、保健”更适合学生和家庭的需求。于是,整合区域资源,与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浦南地区、中心城区、北部地区送教学生进行入户保健服务。通过医教结合,为重残儿童提供常规体检,指导家庭用药,培训家庭护理技能等。跨部门医教结合服务,切实满足了重残重病学生和家庭的教育康复需求。

3. 分层送教,一生一计划一档案

面对每个送教的孩子,教师都会先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家庭适应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根据能力评估报告制订相应个别化教学计划。实践中,我们为重症肌无力患儿实施普通学校教材,包括普通学校《语文》《数学》《美术》《音乐》《自然》《品社》等课程;对脑瘫、自闭症儿童实施培智学校教材,包括《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社会与生活》《美术》《唱游》等课程;对偏瘫、全瘫儿童实行运动、康复、游戏课程。通过送教上门,一名从未进过学校的重症肌无力学生不但学会了读书写字,在区特殊学生朗诵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一名普通学校双下肢瘫痪的脑瘫女生学会了汉语拼音,能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短信微信的编辑。中心加强送教学生档案的管理,将学生的医学报告、教育评估、每学期的教育计划、每周的康教内容等进行综合管理,实行“一生一档案”,纵向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态。

4. 校本研修,编写区本化送教手册

中心将一代又一代的送教人的集体智慧集结成册,编写了《送教上门实用手册》,从个人、家庭、社区生活等方面,精心设计了送教服务教学教案和康训活动方案,为教师们日常送教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文本。

(三)项目引领,提升品质

1. 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形成部门长效合作

送教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障碍程度是重残一级,终日以床为伴,教学活动实施困难。在市教委的引领下,我区从2015年开始进行医教结合送教上门工作,是区域内首次将医教结合服务范围拓展到送教学生。在与区卫计委的合作下,每学年两次由康复科、精神科及全科医师入户上门,为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向家庭进行健康宣教和保健护理咨询,提供处方药的服用和使用指导。同时拍摄康教微视频,帮助家长习得家庭康复技能。在医教结合项目实施下,经过定期送教和康复训练,两名多重残疾学生由送教上门转到辅读学校就读,学生的个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个性化配置康教辅具器具,为多名送教学生提供多功能床铺、电动轮椅等,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生命质量。

2. 党员先锋岗项目,凝聚发挥团队力量

送教工作长途跋涉,需要教师克服自身身体困难、交通不便利、社会不认同等诸多障碍,需要教师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对特殊教育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以松江区辅读学校党建项目“小蜗牛的求学梦”为引领,党团员积极参加送教,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一支以党团员志愿送教为主的爱岗敬业、乐于送教的团队。

(四)家校合作,共促发展

1. 开展家长学校,发挥家校教育康复的力量

特殊儿童社会技能和生活知识的习得非常缓慢,仅靠学校或康复机构的训练,频次和强度是远远不够的。将简单易行的家庭康复技能传授给家长,让家长实施家庭康复训练,往往能事半功倍。同时,有个别家长精通某一领域,现身说法,比单纯的学校说教更有效。中心成立家长学校和家委会,按学期制订专项工作计划,开展家长活动;拍摄家庭教育康复微视频,共享育儿好经验,共助特殊儿童发展。

2. 聆听心声,注重家庭指导,树立家庭生活信念

初次走进家庭,总能感觉到家长对送教的回避,对残疾孩子的失望。如何打开家长的心结,让家长接纳送教,帮助家长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中心结合辅读学校工作,进行各类教育康复政策、资讯的宣传,及时将学校校服、关爱小礼物送到家庭,为家长协调残疾证、保险等办理及理赔,积极邀请学生和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庆典活动,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学友家长举行心理沙龙……每次送教,除了陪伴孩子,老师们还要花很多时间聆听家长心声,尽所能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渐渐地,家长敞开了心扉,教师与家长亦师亦友,为家庭带去了生活的信心。

3.陪伴成长,丰富重残儿童生命体验

多数残疾孩子由祖辈抚养,和爷爷奶奶住在乡下,一周或一月甚至几月才能见到父母一次,陪伴他们的只有一台电视机,生活范围狭小。送教老师会带上绘本,陪孩子一起看;和孩子聊聊家常;孩子的生日送上一个卡通公仔……每次离开孩子总是依依不舍。同时,送教工作充分与中心工作、辅读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活动紧密相连。每年自闭症日邀请自闭症送教家庭参加家庭融合活动,助残周邀请送教孩子参加学校美食节,六一儿童节和学校里的同学一起上台表演,组织孩子参加区朗诵大赛、书画大赛,与同学们一起春游、秋游,参与学校的趣味运动会等等。给予孩子心灵的陪伴,让孩子有机会走出家门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丰富重残儿童生命体验。

四、成效与展望

(一)温润童心,点亮了家庭生活的亮光

送教上门,让重残孩子有机会接受等同学校的教育,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他们有的学会读书写字,有的学会了生活自理。教师不仅是教育的传播者,更是学校、家庭的使者,给予家长心理上、生活上的帮助,点亮了家庭生活的亮光。

(二)不忘初心,坚定了教师教育的信念

学生在教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孩子看到教师到来时的激动、兴奋,萦绕我们的脑海,孩子的一脸茫然,纠结于我们心胸,更看到家长因忙于生计而对孩子的听天由命的无奈。孩子无法选择家长,但我们却有为他们选择教育方式的责任,送教上门让教师更坚定了教育的初心和信念。

(三)传递正能量,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每次送教,我们不仅仅面对学生和家长,还经常与社工、助残员、街坊邻里沟通交流合作。送教工作,不仅仅是教师送知识、送康复、送游戏,更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送到孩子床边、送到家长心里,送教传递了关爱的正能量,营造了全社会关系特殊教育、关爱特殊学生的和谐社会氛围。

送教工作中,我们有收获也有不足。区域送教课程虽已形成,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家长是送教工作的另一个服务群体,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树立家长的教育信念和康复信心,是我们始终不放弃的目标。送教上门是区域性的工作,要加大宣传,让全社会尤其是普通学校参与到送教中来,实现就近送教,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松江区特教中心 松江区辅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