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经华
2005年初夏,应国际视障教育学会(ICEVI)主席莱瑞·甘宝先生的邀请,我有幸随盲人高等教育考察团对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盲人高等教育及其支持体系进行了考察。
一、美国盲人高等融合教育的背景
美国没有专门的盲人高等学校,盲人高等教育的融合是必然的。美国大学招生没有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有法律强制的入学平等,盲人入大学没有特殊的门槛,也没有特殊的照顾。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只要拒绝录取残疾人,政府就不予拨款(包括学生奖学金)。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所大学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这在美国1800多所高等院校中是唯一的个例。
美国盲人融合在普通高校就读普通专业没有不可逾越的困难。学校配备计算机读屏、电子放大器等少量软、硬件设备,有残疾学生办公室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计算机能够进行明盲无障碍转换,任课教师并不需要懂盲文,学校提供平等竞争的平台,学业成败是学生自己的责任。
考察中访谈了许多从普通大学融合教育毕业的盲人,包括律师、神经科医生、普通中小学教师、盲校教师、普通大学教师、社会工作者、钢琴调律师、心理咨询师、外交官等。了解了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用的技术、解决的办法等。交流了他们在不同专业、不同时期,求学、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他们强调社会和自己对目盲的态度——相信能够成功是前提,盲人自己的基本能力至关重要,如:定向与行走,沟通能力,自我维权的能力等。技术起辅助作用,技术支持不是决定性的,有许多替代性的、变通的方法。
二、宾夕法尼亚州盲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1.校外支持体系
在美国,大约有30个数字录音机构专门为盲人和诵读困难者制作有声读物,包括盲人和诵读困难大学生大学教材。数字录音机构是政府拨款的非赢利机构,产品共享。盲人只要交纳少量的会员费,就可常年借阅有声读物。
有声读物多数是以CD压缩制作,可以在计算机上播放,也可以用专门的播放器。盲人可以方便地找到章节或页码。该机构只有少数专职工作人员,专业性强的书必须有专业背景的人读,遇到图表要做解释性说明。录制成的数字信号可以根据读者的需要转化成模拟信号,以录音带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美国最大的盲文出版社(APH)位于肯德基州的路易维尔市,是为盲人提供教育、工作、生活用品的非盈利机构,是美国盲文出版的旗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它不仅生产盲文资料,也包括大号印刷字、有声读物、光盘、低视力评估工具、盲生教具、学具,以及盲童早期教育用品等。他们还开发了许多为盲人服务的软件,引领着国际盲文信息化的潮流。他们在大学生标准化测试转换成大字版和盲文版的理论研究和生产技术方面做了许多卓越的工作。
2.校内支持体系
在一位盲人化学博士生的带领下,我参观了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盲人资源中心;参观了为盲人学习不同专业提供支持的技术设备,包括:每分钟60页的高速扫描仪、盲文刻印机、盲文复印机、立体复印机、闭路放大器、计算机读屏软件、字体放大软件等。
洛克黑温大学的残疾学生办公室主任介绍,该校的3名视力残疾学生刚毕业离校,没有其他的视力残疾在校生。残疾学生办公室服务对象的主体是学习困难学生,盲生、聋生是少数,没有专门为盲生服务的机构。
巴克思县社区学院和德里威尔县社区学院都设有残疾学生办公室,残疾学生办公室一般有1-2名专职工作人员,2-4名兼职工作人员,若干志愿者。但是残疾学生办公室不主动找残疾学生,他们只是在学期初发广告,告知所有的学生,如果有特殊需要欢迎找残疾学生办公室。如果学生觉得没有必要接受特殊支持,是完全可以不与残疾学生办公室联系的。这两个社区学院每个计算机教室都有几台安装了读屏软件的计算机。
三、宾夕法尼亚州盲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启示
1.改善法律环境
美国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比较齐全、完备,法律的执行情况和对违法的追究也基本能够落到实处。所到之处,总能听到人们对法律的援引,感受到对法律的敬畏。我们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只有一个《特殊教育条例》,残疾人保障法中有部分特殊教育条款。问题的要害在于,我们的社会一直默认教育方面的法律是软法,违法没有追究措施。因此,除了将特殊教育法提上日程外,刚化教育法规,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方面,歧视性的法规条文应当尽快修改,如教师资格、医师资格中视力5.0的要求。并不是每个医师都需要看X光,盲人就可以当不需要看X光的医师,或者与别人合作,实际上,许多医院都有专门的放射科。教师资格制订的初衷并不是歧视盲人,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盲人可能申请当教师,没有把教师和盲人联系起来。有些看起来很自然的条件,无意中会给盲人造成障碍,残疾人受到的隐性歧视还很多。
美国在40年代招考公务员时,也有苛刻的视力要求,60年代外交官体检用军队体检标准,这些标准实质是不必要、不科学的。我们访谈的那位盲人外交官,三次通过考试,三次被拒绝。最后在一个早间黄金档和副总统辩论,把副总统辩倒了,才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在美国盲人联合会的奋争下,这些标准逐步得到了改变。
2.开放普通高考,打开盲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大门
盲人高等融合教育的第一关是普通高考。现在,很多地方盲人仍被排斥在普通高考之外,这是巨大的歧视。盲生要求一份盲文试卷是最起码的平等权利,职能部门却以缺乏起码常识的借口——无法提供盲文试卷搪塞。盲文试卷技术上没有客观的困难,困难是在官僚者的脑袋里是观念上的。盲文试卷香港已经做了35年,大陆改革开放也快35年了,还做不到,并且理直气壮。国际上正规一些的考试,如TOEFL、雅思等,提供盲文试卷在考试组织者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高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平等不是人的平等,而是分数的平等,这是有附加条件的平等,不是以人为本的真正平等。就像身高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实际正是身高歧视一样。另一方面,普通高考也没有分数的绝对平等,同样上清华,北京和山东的分数不一样,这是不平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分数不一样,是表面的不平等,实质的平等。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普通教育超标准、高要求现象非常严重,残疾生没有必要追求应试教育下的与普通考生分数形式上的绝对平等,对残疾生降分可能更平等。
争取参加普通高考的平等权利,不是取消残疾人单考单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还非常低,短期内残疾学生单考单招的特殊方式不能取消,要双轨并存。因为现实中有许多对残疾人的歧视,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方面的照顾不能过早放弃。当然,单考单招要改革,要完善。要由同一个考试委员会组织,目前这种由招生学校各自组织单考单招,增加了学校的负担、残疾生家庭的负担,考试的信度、效度得不到保障。由于考试过度提前,还严重挤压了残疾生高中的学程。
3.开放普通专业,开拓盲人升学领域
在美国很难找到没有盲人的学校,绝大多数专业都有盲人,主修同一专业的盲人并不多。在任何一个大学里某一个不为别人所知的专业中都可能有盲人就读。按传统思路专为盲人集体开新专业,普通专业内不接受盲人,只能是量的缓慢增加,高投入低效益。如果换一个思路,开放普通专业,盲人个别化地融入到已有的普通专业,盲人升学就业领域可以得到质的、飞跃式的增加。
升学与就业不能完全等同起来。美国的情况是,盲人大学生必须在上学期间证明自己能够学习本专业,成绩好于大部分明眼人,通过实习证明自己确实能够从事该专业的工作,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盲人大学生,尤其是某个领域的先驱者们在工作上多费些周折、克服更多困难也是正常的、值得的。那位化学博士求学之路也是曲曲折折,七次选择专业,六次失败,其中三次选择化学。
4.创造性地建设支持体系
盲人大学生能否学习某个专业、从事某项工作,起决定作用的是他自己和他周围人的态度。如果这些人都相信能够成功,就去试,就去共同努力。如果他周围的人认为不能成功,只有盲人自己认为能够成功,事情将会非常困难。如果大家都是积极的态度,有什么技术用什么技术。没有技术创造条件,创造性地使用适应性技术、替代性技术。例如,有声读物制作,可以用专门数字录音系统,也可以使用普通的数字录音,或者普通录音机,甚至请人现场朗读,都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适当的技术可以使事情变得容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适当的技术,困难会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还是可以成功的。技术设备不是决定性的因素,美国在现代技术出现以前的70年代,也有不少人在不同专业领域获得了学业、职业的成功。
教学支持比单纯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简单地把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安置在普通班,不给普通班教师提供可利用的支持和必要的资源是一种失败的处理方法。国内外的特殊教育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盲人高等融合教育不能再重蹈初等特殊教育“随班就混”、“随班就座”的覆辙。
5.高等特殊教育与初等特殊教育的格局应当一致
我国提出“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种格局普遍被理解为仅限于初等特殊教育。按照当时的情况,这样理解也是正常的。进入到21世纪,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理应得到保障,特殊教育的格局应当有新的内涵,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应当采取与初等特殊教育相一致的格局。
现在发展高等融合特殊教育的条件和任务与当年发展初等特殊教育随班就读非常相似。残疾人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大低于普通考生入学率,仅靠几所特殊教育学院无法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另一方面,特殊教育学院所能够提供的专业过窄,无法适应残疾人之间显著的个别差异、残疾大学生无法按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业。特殊教育学院的优势在于残疾人教学设备、技术、经验的积累,因此,在办好本学院的同时,应发挥骨干辐射作用,带动周边高校的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都有残疾大学生成功随班就读的案例。
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具备招收残疾人的技术条件,如果校方在理念层面没有障碍,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的困难是容易克服的。目前,即使比较先进的地区也做得不够,比如有的学校介绍盲人融合教育的经验,文科学部轮流招收盲生。这是以谁为本的大问题。把盲人融合教育当作苦差事,轮流来。盲生的尊严、自主、兴趣、特长,怎么办?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