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芳
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以下简称“崇明开大”)自2012年春成立残疾人学习中心正式招收残疾学生起,不断探索如何从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出发,为其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模式。
一、个性化教学服务背景
(一)残疾类别多,程度广,以肢残四级为主
崇明开大目前在校注册残疾学生共有89人,从统计结果看,存在多种类别的残疾,以肢体残疾为主(比例约为65%);残疾程度也分多级,以残疾四级为主(比例约为81%)。总体来说,除了为数较多的肢体残疾中有重度残疾外,其余的听力、视力残疾等程度相对较轻,在生活和学习中一般不用借助特别的辅助设备。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残疾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受到了较大影响。
(二)
学生分布散,家校距离远
崇明开大现有残疾学生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除长兴镇、横沙乡外),家校距离相对较远(据调查了解,约有60%以上的学生家庭居住地距离学校20公里以上),同时农村地区交通便利程度远不及上海市区,可以想象每周两天的学习(崇明分校每周双休日授课)、农村家庭生活的压力、求学往来交通的不便,都使他们的学习生活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三)文化底子薄,理解接受能力弱
残疾学生进入崇明开大前原有文化基础较薄弱,且程度参差不齐,有初中毕业、高中毕业、职高毕业以及中专、技校毕业,其中,初中毕业的比例高达32.14%。职业背景也千差万别,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人员,有商业服务业人员、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人员,以及社会其他各类从业人员。由于原有文化基础及职业背景的差异,再加上年龄偏大(四十岁以上的超过半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显示出层次性,需要在教学中实施分层。
(四)
有一定学习自觉性,但学习焦虑心理较突出
残疾学生普遍比较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动机也比较明确,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加求职机会或提升机会,使自己或家庭生活能再上一个新台阶。因而,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学习焦虑心理较突出。一方面,他们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使得一些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另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但由于身体的残疾,注定了他们要比健全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
二、个性化教学服务模式的实践
(一)采用分层互动式教学
“分层教学”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互动教学,就是在分层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崇明开大现有残疾学生中,有54位是2012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班学生,该班为单独组班的残疾班,其余为与健全人混合组班或零星在普通班中随班就读。基于此,崇明开大在该班开展了分层互动式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学历情况,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潜力倾向,把学生分成各自水平相近的几组群体,教师针对各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适当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残疾状况,将各层次的学生搭配组合,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在分层中互动,在分组中互助,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教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培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残疾学生相对比较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远程开放教育使得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网上学习资源,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主学习计划,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完成网上形成性作业、参与BBS讨论等等。诸此种种,教师、班主任要时时、处处引导残疾学生更新学习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逐步接受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加深对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理解。例如:课程的自学进度,是否一定要跟着面授辅导的进度?形成性考核作业是网上完成还是书面完成?如何搜索和下载教学资源?如何在期末复习时合理设计“一页纸”等。教师要指导残疾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制订个人自主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建议和自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完成形成性考核和模拟实验、考前复习、巩固提高等,养成网上学习能力,包括浏览、查询、下载、自测、提问、讨论等,促进师生交互的形成。
(三)优化线上线下学习环境
崇明开大着力完善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为残疾学生修建了无障碍通道,开辟了专用车位和专用卫生间;对图书馆进行整修以方便残疾学生查阅资料等等。同时,从学生的身体状况出发,为视力残疾学生提供大字版试卷、学习资料,适当延长考试时间。在底楼安排残疾班专用教室和考场,对教室进行以残疾人成长成才为主题的文化氛围布置,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残疾学生的自信、自尊、自强。
教师在认真组织好面授课堂教学的同时,大力丰富、优化网络课程资源,提供详细易懂的教案及PPT、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教学重难点的解析思路、形成性考核作业的详细要求等等,对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办公自动化》,还要提供多媒体视频演示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在师生之间建立联系,如电话、邮箱、QQ等,以及时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根据学生的诉求调整残疾班学生的上下课和BBS设置时间,以方便残疾学生参加面试辅导及参与BBS活动。
(四)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辅导
有调查显示,残疾人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往往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些困惑和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偏激、敏感多疑、自尊心强等等。针对于此,崇明开大注重对残疾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
课任教师及班主任要用欣赏的眼光,尊重的态度,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往,帮助他们找回被重视、被爱、被关心的感觉。同时,搭建、创设残疾学生才艺展示平台,积极寻找学生身上的长处和进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了亲切感和归属感。学校还加强与县残联的联系沟通,解决了残疾学生的交通补贴、学费补贴、生活补助等问题,制定了奖励制度。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崇明开大专门成立了“残疾学员心灵之家”心理咨询室,通过开展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团体心理辅导等系列活动,发现、疏导残疾学员走出心理困境,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五)发挥助学志愿者作用
我们组织成立了助学志愿者服务队,宗旨是帮助残疾学生“助学圆梦”。志愿者本着“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自愿利用业余时间、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等资源,为残疾学生提供关怀和服务,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具体说来,他们帮助上肢或视力有残疾的学生整理抄写笔记,为新入学的残疾学生做好道路指引,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辅导,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告诉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何针对开卷、闭卷、半开卷不同考试形式作好期末复习工作等等。他们还深入到残疾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及时与学校联系沟通,有效解决残疾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了残疾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第一批志愿者主要由学校教职工和在校学生干部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的学生志愿者陆续毕业离校,但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还吸收了部分残疾学生,他们正以“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形式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三、个性化教学服务的实施效果
(一)提升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通过上述系列活动的开展,崇明开大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残疾学生在入学之初基本都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目前他们已由最初的无所适从转为能较熟练地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以解决家学矛盾和工学矛盾,按时完成形成性作业且质量有明显提高,积极参与BBS讨论互动等等。从残疾班学生参加上海开放大学统一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要明显优于上海开放大学平均情况,且优于本校同课程或同期平行的普通班。此外,在残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的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残疾班试点实施分层互动式教学,对教师自身的修养、意志力、教育观念、驾驭课堂的能力等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层次的策略,都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二)增强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在对残疾学生的调查和走访中,学生们普遍表示,通过在崇明开大的学习,不但知识水平得到了丰富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对工作状况的改善大有帮助。约有98%左右的学生明确表示目前正在参加的开大学历教育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提升或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开拓了个人的视野,提升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充实了业余生活,提升了个人的气质和品位;认为开放大学是个“充电”的地方,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如计算机操作能力、读写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从而有利于职位和薪资的提高,有部分学生在访谈中透露信息称单位领导已表示等自己拿到毕业证书后就调整职务、增加薪酬;还有学生表示有利于培养家庭读书氛围,为下一辈做好榜样。有残疾学生在学习小结中表明开大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向社会证明“我们是残而不废的”。此外,在与残疾学生工作单位领导的联系沟通中,单位领导也反映他们在崇明开大接受教育后,工作能力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
(三)改善了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目前崇明开大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基本良好。一些原本比较自卑、孤僻、偏激的学生渐渐摆脱了过去的阴影,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们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获得了许多荣誉证书,向世人证明“只有能力不同的人,没有能力残缺的人”。在2013秋新生开学典礼上,残疾学员以一首饱含深情的《水手》感动了在场所有的师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一些残疾学员积极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希望自己也能为他人、为社会尽一份力,发一份光。有一位原本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后因工作意外导致左上肢残缺的学生,自述意外发生后,自己曾对生活感到绝望,拒绝与家人、朋友沟通,日夜颠倒着混沌度日,但自打进入崇明开大就读以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真情关爱、尊重鼓励,深刻感悟到一个人不能因为身体有缺陷就懦弱、自卑,只要努力一定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