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教育成为智障幼儿发展的有效载体
发布日期:2019-02-18   作者:特教研究所   

文∕温剑青

 

我园是闸北区智障幼儿康复站点。

长期以来,我们对特殊幼儿教育时往往注重特殊幼儿“缺乏什么”,而忽视特殊幼儿“需要什么”,即关重外显课程,而忽视潜在课程。

二期课改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需求,让教育与课程追随与适应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因此,近几年来,我们选择以音乐这一开发孩子大脑的艺术形式为主要手段来进行康复训练的研究。

一、发掘潜能,激发音乐艺术兴趣

 “融合教育”的兴起,表明特殊教育的规律是不能脱离普通教育的大环境影响的,教学设计也不能忽略普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包括普通幼儿喜欢的艺术形式——音乐。

对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训练已经从医学的绝对论走向社会学的相对论,对智障幼儿的教育不应再停留在“补缺”层面上,而是从智障幼儿的最大潜能的发展出发,满足孩子的需要。这不仅仅是医学领域或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多重学科、多种领域问题,而音乐是一门个性极强的艺术,它是融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等为一体的学科。脑科学研究表明,人在6岁前,多用右脑为中心去观察、分析事物,而右脑又称情感半球的“音乐脑”。音乐能调动右脑的积极活动,从而激发整个大脑的活动,它是培养和发展右脑思维中最重要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特效方法。这点对于脑发育不全的智障幼儿来说是尤为重要的。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更能在一定程度使其精神放松、身体协调、缓冲焦急的情绪。

我们将促进智障幼儿的智力发育和音乐开发大脑的特殊功用相结合。通过不同音乐形式对智障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开发来促进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挥作用,充分挖掘其艺术潜能。我们希望通过对学前智障幼儿音乐兴趣的启发,满足与激发其对音乐艺术的欣赏、感受、表达的需要,挖掘其在音乐中的艺术潜能,以此培养其终身热爱音乐艺术的情感,并逐步提高学前阶段整体康复质量。

二、研究个案,制定音乐教育策略

在研究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音乐活动策略。我们利用观察法为每个被试幼儿做好情况记录,从中看出幼儿通过音乐教育后的发展情况,做出分析再制定适合幼儿实际能力的计划,然后进行评价。同时,我们对各种类型的学前智障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个案研究,形成了研究案例。然后对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发展情况作对照,以寻求下一阶段的研究策略。

我们以其中的两位智障幼儿为例,可以看到其参与音乐活动后在情绪、语言发展方面的显著变化。弱智幼儿卞××在尝试运用音乐活动训练之前,情绪起伏不定,对音乐不关注、不理解,也无法参加其他训练活动,往往需要老师反复给予指令、反复引导下才能参与进来,而维持的时间也较短。在参与音乐活动两年以后,该幼儿能对音乐活动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现在听到音乐能够积极地响应,在第一时间便能投入进来,并运用声音、动作加以表达、表现,而且还能主动地与同伴进行配合,有始有终地完成音乐活动。由于其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情绪情感的稳定,也带动了该幼儿在其他活动中的显著变化。另一名唐氏综合症幼儿郭××刚入园时语言发展迟缓,不愿意用语言进行交流,只能用单音节词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尤其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就更不愿开口。在参与音乐活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该幼儿语言能力得到较大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常常喜笑颜开,有积极主动、迫切希望与人进行交流的愿望,并逐步在平时活动中也有了倾听和表达的习惯,而且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与日俱增。

三、构建框架,探索音乐教育途径

根据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状况,我们确立了学前智障幼儿音乐活动的基本框架,如下:

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我园普特并存的状况,将特殊幼儿的音乐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特教班,而是渗透到整个园所、家庭和社区,以使教育途径多样化;以二期课程改革的四大活动领域为范畴,在学习、生活、游戏、运动四个幼儿一日活动环节中,确定适合幼儿的音乐活动主题,使教育内容多元化;在音乐的各种形式活动中,我们针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既有共性的发展情绪、社会化等方面的需求,又有对不同幼儿在不同活动环节的不同协助等,使教育目标层次化;同时我们除了有特殊的个别化教育,又将特殊幼儿纳入普通幼儿的音乐活动中,开展音乐融合活动,同时也包括家园融合的音乐活动形式,来寻求更多适合他们的音乐活动方案,使教育形式互补。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音乐活动也经历不断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

1.单一的音乐活动——用不同节奏的音乐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在活动中充分发泄自己的情绪。

2.关注个体发展的音乐活动——根据不同幼儿的智障程度,制定不同的音乐活动方案,在活动中提高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3.发展幼儿个性,融合二期课改理念的音乐活动——将课改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音乐活动中,尝试区角、主题等音乐活动的开展,注重发展幼儿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情绪。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音乐活动——寻找和制作智障幼儿活动的音乐课件,发挥信息技术在音乐活动中的中和作用,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发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5.普特融合,发掘潜能,张扬个性的音乐活动——运用普特融合的形式,给予智障幼儿正常的社会化的环境,发挥普通幼儿的环境优势,将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融合在一起,实施“回归”活动,以最少限制的环境,使特殊幼儿发挥最大的潜力。

在这几个阶段中,我们认为在普特融合中开展音乐活动有助于智障幼儿情绪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这样的音乐活动能给予特殊幼儿发展正常的同伴互动、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的氛围,对这些孩子今后的发展影响深远,这也是特殊幼儿在“补缺”的个训环境中所不能得到的。

对智障幼儿音乐活动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要将音乐作为幼儿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发展其开拓人的交流手段的重要的功能,使智障幼儿能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更多的“沟通”,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同时得到更多的发展,为将来适应主流社会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闸北区中华新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