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庙路幼儿园 俞丛晓 王宜韵
一、
个案情况介绍
本个案汤某,男,出生于1999年6月,入园前经专业医疗机构鉴定为中重度自闭症,智商4 9。他爱好看书、画画,他的父母都是私营业主,父亲曾受过高等教育。由于工作繁忙,父母平日里很少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孩子出生不久就交给了保姆抚养,孩子整天在家里看电视,一开口就是广告语。
汤某在言语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明显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一不顺心就乱发脾气,经常莫名其妙地手舞足蹈,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喜欢自言自语,当教师向他提问时,要么不应答,要么鹦鹉学舌;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但不会运用词汇、语句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经常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有时会蹦出一长串广告语;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老师或其他孩子想和他交流时,他总是将头转向别处,并用手将人推开。
我对汤某进行评估,采用的工具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估量表(试行版),该量表适用于7岁以下智力残疾儿童的评估,通过观察来了解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
对研究对象的评估情况:
能力领域 |
评估分数 |
评价 |
运动能力 |
258分 |
较好 |
感知能力 |
102分 |
一般 |
认知能力 |
97分 |
一般 |
语言交往能力 |
69分 |
差 |
生活自理能力 |
208分 |
较好 |
社会适应能力 |
23分 |
很差 |
二、
言语语言训练方案
以评估情况为依据,我和汤某的父母共同商量,制订汤某的语言训练方案如下:
(—)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第四阶段 |
听懂基本指令,回答简单生活问题,可掌握常用生活用语(称谓、常见物品、少量动词)。 |
能进行简单的生活情景对话,能进行简单提问,有主动表达自己需要的口头语言,能写简单和自我介绍。 |
能独立陈述事件的简单经过,能与熟悉的人对话三四句,能写几句连贯的话,如简单陈述句、疑问句。 |
能独立阅读理解社区通知、告示等信息;能与熟人聊天3分钟以上。 |
(二)安排多样化的训练形式
1.以一对一的个别语言训练为主要训练形式
汤某的语言能力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和困难,语言理解能力很差,不能主动接受信息;有些字词的发音不准,需要用专门的时间对他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语言训练,每天1小时,其中,教师训练半小时,家园共训半小时。
我针对汤某在言语上存在的障碍和困难,并结合他的实际情况对他的个别语言训练确立了这样的目标:先消除汤某的畏惧紧张心理,激发他与人交往的兴趣,再学习理解常用的字、词、句的意思,并帮助他学会运用语言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2.在普特融合活动中渗透语言训练为辅助训练
汤某参加普特融合活动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能和正常孩子在一起学习和生活,这为他今后融入主流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汤某参与了大班的美工活动和语言活动,每周活动2次,每次活动时间为半小时。大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欢汤某,给于他很多的关爱和帮助,所以每次活动的半小时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中大班小朋友还依周次轮流进我班进行普特融合活动,和汤某及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半小时;全园性的普特融合大活动每月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1小时。汤某都能够积极愉快地参加,和普通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渐渐地汤某开始愿意主动表达了,在活动中,汤某还找了正常班的小朋友做自己的好朋友,平时有好吃的食物或好玩的玩具都会与他们一起分享。
3.专业教师指导训练与家长主要训练相结合
家长在自闭症儿童言语语言个别训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天下午3︰30—4︰00,是我班的家园共训时间。每个家长都会来园参与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与训练。家长一直是我教育与训练的参与者、支持者,他们对自己子女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家长参与孩子的训练,能为教师提供孩子在家庭中的一些特定表现的信息,使教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更为了解,因而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在家园共训活动中,我为汤某设计了两个版本的训练表格,汤某的爸爸妈妈主要填写家庭版的训练表格。每周一收回上周在家训练的记录表,内容主要有教师与家长共同制订的训练内容、孩子完成情况、家长评估情况及具体反馈情况。我和孩子的父母将根据上周的训练情况制订这周的训练内容。
另外,我建议汤某的父母带孩子到社区、公园、野外等公共场所去感知周围事物,并且不断地引导他认识周围的事物,教汤某表达他观察到的事物。这样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模仿机会,丰富他的词汇和生活经验,同时也增强了汤某对语言理解。
(三)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孩子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中的成人、伙伴所使用的语言,便可成为其模仿的对象。所以环境对每一个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创设交往的教室环境
我在教室设置了“宝宝的家”、“视听角”、“小舞台”等区角,经常引导汤某到区角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活动,,提高孩子的言语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创设多听、多看、多说的语言环境
培养自闭症儿童注意倾听的习惯。我经常利用看有意义的电视、听好听的音乐、做有趣的游戏等方式让汤某感受语言,并帮助他把生活中的人和事与语言联系起来,加强他对语言的理解,并鼓励汤某积极主动地用语言进行表达。我常常在空闲时给汤某读书、讲故事,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而且可以培养孩子对图书的好奇和感情。另外,尽量为汤某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鼓励汤某积极主动地与人交谈,不断丰富他与人交流的体验,使之在愉快之中发展语言。
3.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我努力丰富汤某的生活内容,使孩子有事就想说,有思想感情就表达,并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参加多种活动。
(四)采用三步循环训练法
对汤某的言语语言训练是以三步循环训练(见图)为主要训练方式:
三步循环训练包含了三个基本因素:生活、动作和语言。即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恰当的动作,并把该动作和相应的语言联系在一起,然后将语言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1.生活:就是把汤某的言语语言训练融入到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一日生活内容很多,从起床到睡觉各个环节都是汤某言语语言训练的好机会。特别是日常用语的训练,更是靠在生活中训练学习掌握。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常常要汤某做什么就说什么,做到生活即是训练、训练即是生活。有目的地让孩子说出身边的人和事,先简单后复杂,使孩子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发展。当然,孩子在园一天八小时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生活中的训练更为重要。汤某的爸爸妈妈都非常配合我的训练,就连平日晚上、双休日和寒暑假都不放松。
2.动作:孩子学习说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语言基础弱的孩子在语言训练开始之前,都要进行动作模仿的训练。本案汤某语言言语能力较弱,我从生活中选择适当的动作,使汤某模仿并动起来,让他在活动中边说边做渗透语言训练。由于汤某很难把语音和语义联系起来,因此让他动起来,给他形成一个音义连接的桥梁是发展语言的良好开端。
3.语言:就是让汤某借助于由生活中选择的动作,联系语音和语义,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我在训练汤某独立洗手时,孩子总是搞不清洗手的步骤,教了好几天还是没有进步。后来我把洗手的步骤编成了儿歌教汤某,等孩子把儿歌背熟后,我把孩子带到洗手台前,孩子马上就念起了“洗手歌”,不需要我的提示和帮助,汤某边念儿歌边洗手,很顺利地完成了训练任务。
三、训练效果
汤某经过了一学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后,有了显著的变化:
1.能够和较为熟悉的成人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
2.生活自理能力相应提高,有较强的自我服务意识;
3.有时能够关心班级的小伙伴,出现了注意别人情感的现象;
4.与正常班的教师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能较为积极主动地参加融合活动。
5.能独立进行阅读,复述简单的故事。
四、小结与启示
汤某语言训练的个案给我的启示是:
其一,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言语语言训练,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过程。老师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是彼此沟通的起点。
其二,开展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教师起主导作用,家长起主要作用。专业教师指导并给家长做示范,使家长在家也能连续训练,持之以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以有趣的游戏引导作为训练的切入点。游戏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自闭症儿童也喜欢游戏,我在为汤某设计游戏时,比较注重在其中融入一定的语言训练。如玩动物时,模仿动物的叫声,玩开汽车时,模仿汽车声音及售票员讲话等。
其四,参加融合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自闭症儿童能和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和生活,这对自闭症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其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