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医教结合 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切服务
发布日期:2019-10-11   作者:特教研究所   

谭宏

上海市教委等八部门制定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完善特教体系、推进融合教育、深化医教结合、提升教育质量”为总目标,将“提升医教结合专业服务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对特殊儿童的鉴定评估、教育教学、康复转衔等一体化医教结合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徐汇区自2010年成为市教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实验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努力,在医教结合的组织架构、工作机制、支持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整合区域优势的医教资源,发挥各部门机构的协同作用,在实践中积极前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201712月,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卫计委、徐汇区残联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意见》(徐教[2017]40号),明确各合作单位的工作职责,成立徐汇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入学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会”),并与部分医疗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合作单位及两委会工作职责见表1

1 合作单位及两委会成员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

教育局

对区域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进行规划,制订工作方案;

实施教育机构医教结合工作管理;

建设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师资队伍;

与指导医生协作开展项目合作。

卫计委

实施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医生队伍建设;

选派专业医生为特殊儿童提供检测、评估、康复、保健等服务;

面向特教教师、家长开设相关讲座或培训。

残联

参与特殊学生的康复辅具配置工作;

支持残疾儿童家长学校项目推进;

为特殊学生融合运动项目提供经费保障。

专家指导委员会

根据需求,对在职教师开展专业提升培训;

指导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解答特殊儿童在教育与医疗方面的困惑。

入学鉴定委员会

根据学生测评结果,整体评估学生现状,并为特殊儿童提供合理的教育安置建议。

20191月,徐汇区教育局召开“新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与四家长期合作的医疗机构续签工作协议,充分运用各家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发挥专家指导的力量,明确了未来三年医教结合工作的重点。各医疗机构的合作项目见表2

2 徐汇区教育局与医疗机构合作项目

合作内容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脑瘫学生的运动功能评估与康复;

特殊学校学生体质监测与干预;

送教上门学生功能评估与家庭指导。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随班就读学生精细化能力评估;

入园入学适龄儿童的智力筛查;

重症学生的个案咨询与追踪。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部疾病评估诊断与干预;

听力障碍评估诊断与干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

特殊学生健康体检与个案促进;

特殊学生健康咨询与指导;

保健方面的家庭教育宣讲。

徐汇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作为区域特教管理的执行机构,积极发挥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研究中心、资源中心、技术中心的功能,协调各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医教结合资源,为特殊学生提供支持服务。20195月,区特教指导中心修订《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制度》,根据《徐汇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精神,立足特殊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借助师资、经费、政策的全方位保障,积极创建融合教育大环境,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医教结合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在构建“区—学区—学校”特殊教育三级管理网络的大背景下,突出学区化的积极作用,在学区层面设立特殊教育领导小组,做到管理上的无缝衔接。

二、明确学生需求,提供适切服务

(一)完善特殊儿童评估安置流程

区特教指导中心与区残联形成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每年排摸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人数,并进行信息登记与上门拜访,保障特殊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区特教指导中心修订“徐汇区学前/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幼儿评估安置流程”(见图1),建立新生入学评估机制,由入学鉴定委员会专家根据特殊儿童的智商测试与社会适应能力测试报告,结合与家长、儿童面谈的结果,提出普校正常入学、普校随班就读、特殊学校入学、缓学一年等合理安置建议,为特殊儿童就读合适的学校提供了政策和实践的双重保障。

1 学前特殊儿童入园/义务教育段特殊儿童入学安置流程

(二)为不同安置形式的特殊学生提供医教结合服务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普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对象都已发生明显变化。特殊学校学生障碍程度严重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患有癫痫、心脏病、哮喘、过敏体质、精神情绪异常甚至一些罕见病的学生人数不再是个案。随班就读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徐汇区中小幼随班就读学生由2015学年的189人猛增至2018学年的334人,障碍类型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群体,如何为不同安置类型的特殊学生提供适切的医教结合服务,便成了重要的课题。

1. 特殊学校建立分级档案,优化课程实施

特殊学校与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原徐汇区中心医院)的合作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每年特殊学生都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体检项目。学校根据健康检查结果,将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见表3),对应不同的健康干预要求。

3 特殊学校学生健康状况分级管理与日常干预

健康状况

日常干预

一级

目前病情稳定,无发病情况

日常观察,一般防护,提供健康讲座和咨询

二级

疾病正在治疗中,偶有发病,无明显加重情况

日常观察,加强防护,提供给药服务和相关饮食运动干预

三级

病情严重,发病频繁,病情有进一步加重或危及生命的倾向

重点观察和防护,出现病情突变时,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并启动相关预案

特殊学校针对部分营养性疾病的特异体质学生,建立“健康促进会商机制”,邀请儿科和营养科医生,会同班主任、家长、学生本人,形成会商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共同探讨改善学生体质的方法。通过每日饮食、运动的跟踪记录,监测学生身体变化情况。学校还成立“健康促进项目组”,将个案干预的研究推广到集体干预研究,推进校本健康平台建设。根据学生个体情况,为肥胖、营养不良、咀嚼困难等特殊学生提供不同的午餐和加餐。学校为每名学生制订“个别化健康干预计划”,并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确保每名任课教师、保育员都知晓学生的疾病情况,做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准确应对。

特殊学校与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开展“特殊学生体适能”项目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学校晨锻课程建设之中,编制《学校晨锻课程实施方案》,增强体育运动的游戏性、趣味性。同时引进校外资源,组建旱地冰球融合运动队和校足球队,锻炼特殊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意志品质。

2. 普通学校组建专业队伍,关注个体差异

“增强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主体责任意识,构建‘区—学区—学校’三级管理网络”是新三年徐汇区特殊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各学区组建“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随班就读专职教师队伍”,从管理和教学两个层面共同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区特教指导中心修订《普通学校特教专职教师招聘流程》,面向应届毕业生、外区教育系统在编教师、本区教育系统内教师,开放普校特教专职教师岗位应聘资格。至2019学年,区域内将有33名专职教师(分布于33所学校)为普校特殊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训练。普校专职教师还负责特殊学生的档案管理、家长沟通、生均经费使用、资源教室管理等各项常规工作,同时开展随班就读相关项目研究,积累个案资料。

2018年起,区特教中心与市精卫中心合作,为普通学校确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精细化评估,内容包括:韦氏智力测试、社会适应能力评定、孤独症筛查、注意力测评、家庭功能评估等,约见家长、教师及学生本人进行面谈,全方位、精细化评估学生现状,对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方法给予现场指导。截至目前,接受精细化评估的普校学生已涵盖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脑瘫、智力障碍等多种类型。

有专职教师的普通学校为每名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学生评估结果制订适切的长短期教育目标;在语数课程之外,根据学生的兴趣、学校的特色开设“X”课程,如:折纸、插花、绘画、心理等,发展学生特长,丰富校园生活,增强成长自信心。

3. 送教上门纳入医学力量,加强家庭指导

徐汇区本学年有13名需要送教上门的重度障碍学生,学校教师每周安排固定时间上门提供教育服务。自2017学年起,特教中心联络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专业医师,与教师共同上门,每学期为每名学生至少提供1次运动、语言等功能评估及家庭教育指导,做到全覆盖。送医上门的形式,为平时出门困难、就医不便的重症学生提供了便利,也对学生如何配置合适的康复辅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家庭康复给予了专业指导。

三、梳理发展需要,积极开拓新领域

目前我区对特殊儿童的健康评估、障碍评估及教育跟进,能够基本满足大部分孩子的保健与康复需求。下一步将结合区域三年行动计划目标,通过学区重点推进、指导手册编写等方式,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医教结合服务。

第一,创建“医教结合特色学区”。长华学区是徐汇区随班就读学生人数最多的学区,学生障碍类型多样、分布范围较广,未来两年拟推进学区特色建设,以“医教结合”为主题,丰富学区内所有公办中小学校的教师培训内容,形成教师培训手册,加深各校教师对医教结合工作的理解,提升普校教师对特殊学生的关注度,通过实地观摩等方式增强专职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师能够有能力面对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学生。

第二,编制医教结合教师及家长指导手册。整合现有资源,将教师、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集结成册,例如不同障碍类型的表现、学校能够提供的医教结合服务、家庭应对策略等,以实用性为宗旨,帮助家长、教师给孩子适切的帮助。

总之,区教育局、特教指导中心将以学生实际需要为本,探索更加完善的医教结合服务机制,为不同安置类型、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医教结合服务,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而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徐汇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