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流动手册——家校共育模式的新探索
发布日期:2020-01-16   作者:范钟雯   

一、手册制作的缘起

我校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92%以上学生是重度及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我班共十三名学生,其中九名为自闭症,三名伴有严重的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普遍特点:几乎没有主动性语言,有严重认知和记忆障碍,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长时间重复训练能做简单的事情。

在班集体建设中,我运用“一人一岗”“班规”“两分钟小老师”“文明午餐”等策略,让学生坚持做一件事情直到能够独立、自觉地养成习惯。采取“评星”“奖励下午茶”等激励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和岗位责任意识,效果显著。但是家长给我的反馈往往相差甚远,学生们在家中不太愿意劳动,在学校中已经学会的本领在家中也常常需要家长们代劳。在生活自理方面,自己的事情需要家长们督促多遍才能完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令家长烦恼不已。

没有家长不爱孩子,没有老师不爱学生。我们要让爱流动起来,我想到了制作“爱的流动手册”,它蕴含了老师对学生爱的教育,通过流动手册,将这份爱传递给了学生,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让孩子们更自信,更有尊严地生活。爱同时也流动了家长的心田,家长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心和专业,他们更信任老师,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奠定了家校合作的基础,促进了家校共育。

二、手册的内容设计

三年级初,我开始着手筹备设计制作了“爱的流动手册”,这是新形式的家校共育方式的探索。考虑到学生每天需要携带,大小很有讲究,通过多次版面调整,最后手册选定用多张A5的彩纸装订而成。

“爱的流动手册”的内容包含了本学期班集体建设的两个重点工作:“班规”建设和“一人一岗”劳动岗位建设(具体设计流程见图1)。班规部分的内容经过班级现状的分析,找出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和学生一起商榷和制订了六条班规,


“爱的流动手册”设计和操作流程图

如:说话时眼睛看对方,别人帮助说谢谢等。除了用文字,手册中还以榜样示范的显性化方式呈现,将达成班规同学的照片放入手册中(如图2),供其他同学学习,也让每位学生明确班规要求。


“一人一岗”劳动岗位由学校劳动岗位和家庭劳动岗位两部分组成。学校劳动岗位由班主任、保育员和生活老师共同制订,每日在学校中落实,班主任进行即时评价,每周五晨会课进行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家庭劳动岗位部分的内容主要由家长填写,基于学生的劳动能力水平,家长、班主任和保育员一起商榷后,选择一至两项孩子有能力但较生疏的技能为每日需要完成的家庭劳动岗(见图2)。手册后半部分是每月家庭劳动岗位记录表(见图3),每个月一张表格,每天一小格,每天家长在相应表格内记录下学生完成家庭劳动岗位的情况。


三、手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一)操作步骤

“爱的流动手册”由班主任负责,其中内容主要由家长在家中填写。整个手册操作分为四个步骤。

1. 家长记录

家长在家中指导学生完成家庭劳动岗位,并按实际情况记录下孩子的表现,☆表示独立完成,△表示辅助下完成,×表示没有完成。手册鼓励家长分享孩子的劳动事迹,班规在家中的完成情况等。

2. 学生分享

隔日晨会课上,每位学生根据家长的记录分享自己的表现,尝试说说自己的家庭劳动岗位和完成情况,进行自评。

3. 班主任评价和反馈

对于家长的记录和学生的分享,班主任给予及时的评价,表扬和肯定得到☆的同学,鼓励得到△的同学,同时提醒没有完成劳动的同学。班主任还需要每日批阅手册,将家长们认真记录的内容和事迹拍照发于班群,在班级内进行分享交流,肯定家长们的劳动成果。

4. 个别关注

连续三天以上没有写记录的,主动询问原因,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主动参与进来。

(二)操作注意点

手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是基本操作要点:

1.在制作手册时,选择哪些照片编入手册,需要考量。基本的原则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出镜,适当选择家长参与的,要展现良好的状态。

2.班主任坚持每天翻看,对每位学生有反馈。对于积极写记录的家长,在公开场合表扬,如:拍摄手册照片发班群,在家长会上表扬等。

3.有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认识有偏差,制订的岗位不合适学生。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多互动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婉转地提出建议,鼓励家长多观察孩子。

四、手册的创新实践

(一)形式的创新:图文并茂呈现班规要求

特殊学生更适合可视化教学,视觉刺激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以往的班规都是打印在一张A4纸上的文字,现在的班规通过学生的照片呈现,图文并茂,学生易于理解,同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更多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

(二)内容的创新:家校要求一致

将学校中的要求延伸到家庭中,家校要求一致可以促进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达成。例如将班规、学校学习到的生活技能延伸到家庭,使学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有效提升课堂成效,学以致用,逐步达成自理生活,适应家庭的目标。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家长参与,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1.家长参与:每天放学后,家长指导和监督学生完成“家庭劳动岗位”,记录学生表现。学生能独立、熟练完成岗位劳动时,家长可适度增加劳动内容。除记录岗位和执行班规的情况外,鼓励家长分享更多孩子进步和家庭趣事等。

2.学生自评:在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劳动岗位表现时,班主任引导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劳动表现,尽可能具体,如果语言表达有困难鼓励学生用肢体表达或是动作模仿,并能对自己昨天在家的劳动表现给予自评。

3.教师评价:班主任在学生自评时,对学生表现给予适度评价和反馈。每天翻看手册,更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生活自理中参与程度、技能水平和发展状况,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与鼓励。有时,学生会有不佳的表现,班主任需在空余时间单独与之交谈,了解情况。

五、手册的实施成效

“爱的流动手册”实施后,家长看到老师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家校关系更紧密了。与老师交流频繁了,减少了对学校、对老师的顾虑,心态改善了。对于孩子,他们的家庭指导更专业了,有意识观察孩子的劳动情况,逐步增加劳动难度,减少支持辅助。在实施中,一些双职工家庭的家长,即使工作繁忙,也会保证每天抽出一段时间与孩子相处,与孩子们一起劳动、互动,增进了亲子关系,家庭氛围更融洽了。

“爱的流动手册”实施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改善,同学之间会友善地提醒,班级氛围更融洽了。学生对自理和劳动的热情高了,自主性加强了,令人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能自觉地拿起劳动工具劳动。

“爱的流动手册”实施后,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理解和接纳学生,形成了平和的教育氛围,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当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家庭,了解家长真正想法和需求,家校共育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学校教育更人性化。

(作者单位: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