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特教三年行动计划 助力每一位特殊儿童幸福成长
发布日期:2020-01-16   作者:杨燕   

黄浦区特殊教育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发展。为有效落实《黄浦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黄浦区教育局以“行政推动、教研驱动、普特融合、共建共享”为推进策略,体现黄浦特教的时代性、人文性、服务性和实效性。

一、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黄浦区委区府、区教育局领导历来重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区教育局将其纳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总体部署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近年来,黄浦区政府逐步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从2012年的7800元逐步增长为2019年的8700元,随班就读学生在经费投入方面与特殊学校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此外,新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以来,区教育局还建立了基建专项计划,改善特殊儿童受教育环境,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截至201910月已经立项建造的图书馆项目2个、专用教室8个、资源教室项目16个、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24个。

二、合理设点布局,完善区域整体规划

1.优化学前特教布局设点,深化发展融合教育

学前特教采用纵向到点,横向到面的布局策略,在全区织起一张学前特教的服务网络。纵向到点,即学前特教指导中心通过普通幼儿园园所联络员制度联系起了中心教师、园所联络员、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及其家庭,形成了学前特教的教育干预与管理体系。横向到面是指三个学前特教班满足不同个体需求:听障儿童进入第四聋校学前班,其余中重度障碍幼儿按地区就近入园,原黄浦地区进入文庙路幼儿园特教班,原卢湾地区进入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学前班。

在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黄浦区学前特教在原有基础上,新增设3个全融合教育资源点,建立资源教室,形成3个学前特教班、3个学前特教资源点的“3+3”布局,构建了“教育局——学前特教指导中心——学前特教班、资源点——普通幼儿园”四级管理服务网络,组建了“巡回指导教师、特教班教师、资源点教师、特教联络员”这四支教师队伍。

2.设立特殊职业教育办学点,完善特教办学体系

2017年黄浦区设置“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办学点,以原有辅读学校初职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增加特殊学生接受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的机会。2018年随着《上海市特殊中等职业学校(班)课程方案(试行稿)》的出台,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根据文件要求逐步调整职业教育课程,制订了学校的课程计划,完善了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活动三方面的教学资料汇编。

由此,黄浦区完成了从学前到职业教育的设点布局,完善了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将教育公平惠及所有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发展需求。

三、聚焦重点任务,外联内合双驱动

1.基于区情学情,突出三个导向

黄浦区医教结合工作起步较早,1999年卢湾辅读作为上海的试点校尝试与医生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新一轮的三年行动计划中,黄浦区推进医教结合工作,重点突出三个导向,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需求导向:从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出发,由此确定合作医院,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医学专业支持。问题导向:面对单纯通过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与医院、高校在各类残障儿童诊断、评估、教育、康复、矫治等领域进行合作,促进儿童潜能的发展,达到育人目标。效果导向:立足检查实效,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对象定期进行复评,包括医学评估、发展性评估和学业评估,开展转衔服务。

2.区校两级联动,深化医教结合合作机制

区层面:教育局和相关委办局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跨部门研讨协商。教育局和卫健委签订新一轮《黄浦区教育局 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合作备忘录》,完善和巩固教育与医疗卫生行业的合作机制,共同服务好每一位特殊儿童。同时,借力上海市高校和医院的专家资源,组建黄浦区医教结合专家智囊团,举办了主题为“医教携手 共筑彩虹”的医教结合推进仪式,为专家智囊团授聘书。

学校层面: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与卫生医疗行业的合作共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定期为卢湾辅读实验学校有需求的学生进行粗大及精细运动能力的评估。随班就读学校,比如中山学校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签署《医校共建协议书》。学前特教指导中心2018年底正式挂牌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教结合工作实践基地”,中心教师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孤独症幼儿早期介入模式的跟岗学习。通过深入的医教结合互动,教师深入理解医学康复与教育干预之间的区别,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医教结合背景下的教育干预。

3.加强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力量

黄浦区立足上海市特教研究所、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学前特教指导中心、第四听障教育指导中心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一所三个中心的专业力量,加强协作与配合,比如今年爱耳日,第四听障中心与特教指导中心联动,对多重残疾的聋儿、普通学校的特殊学生开展咨询服务。同时,结合区情调整特教指导中心成员,不断增强中心专业力量,充实巡回指导教师数量、完善运作机制和规章制度,为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提供专业支撑和服务。

4.立足两个50%硬指标,强化随班就读学校主体责任

黄浦区立足两个50%硬指标,以“问卷调研、现场走访、个别指导、交流研讨”为推进策略,强化随班就读学校主体责任。各校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一校一岗设置资源教师,为随班就读学校服务特殊学生提供了机制保证。2018年开始,黄浦区在原有资源教室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装备配备指南(试行)》对全体随班就读学校的资源教室进行设备更新,更新覆盖率达到84%。排摸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配备情况,修订《黄浦区随班就读学校专职特教教师配置要求和岗位职责》。全区18所随班就读学校,经过学校审核、中心认证等方式已在13所学校配备资源教师,另有5所学校已指定候选教师进行上岗培训。

四、加强行动研究,形成区域特色路径

1.以五大领域评估为指南针

201711月《特殊儿童评估指导手册》问世,黄浦区认真组织种子教师参加市级培训,5位种子教师按市项目要求完成样本测试及整体案例撰写,并积极参与市项目组交流研讨。区内成立区特殊教育评估培训项目团队,由特教教研员担任组长,带领5位种子教师布置项目推进工作,一位种子教师牵头一个评估领域,开展实操技能交流,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为各级各类特殊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开展个别化教育实施起到专业的指导作用。

区特教教研员申报并通过了《特殊儿童评估指导手册解读与使用》作为黄浦区教师培训区级课程。2019年秋季组织普通了幼儿园、小学、中学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任课教师参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区级课程培训。

2.以专项课题研究为牵引车

黄浦区历来高度重视项目课题的引领作用,提升特教教学品质。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依托国家级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及地方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完善集体教学,分段试点按学生学习能力开展分层走班集体教学。目前该课题已形成专著《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阳光学校深入推进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以少先队争章活动为载体,通过系列体验式主题教育活动,为“可爱的孩子”点赞,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第四聋校遵循“评估—实施—再评估”的思路,从分层到超越分层,动态地实施个性化教学,进一步深化集体课中的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学前特教指导中心课程研究成果《医教结合背景下学前中重度智障儿童课程园本化开发的实践研究》获上海市教科院第六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在随班就读工作方面,我区作为上海市随班就读项目实验区,市、区、校形成项目共同体,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回民小学两所试点校参加市教研室《开展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项目研究,2所普通中小学将随班就读课程与教学融入到整体课程框架中。2018625日中山学校在上海市教研室组织的“随班就读学校课程整体规划”项目研讨活动作大会交流发言。和这两所学校一样,其他随班就读学校也都制订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学科教师、资源教师、心理老师分别从学科辅导、功能康复、心理健康等多个角度为特殊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服务。

3.以区域教研活动为催化剂

一是创新融合教研形式,开展联合教研。普通教育学科教研员与特教教研员在小学阶段尝试共同指导随班就读教研工作的开展,安排特教学校教师参与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各学科教研活动对特殊学校教师开放。结合资源教室的教学,组织区随班就读学校教师观摩辅读学校感觉统合训练;组织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参与聋校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对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指导辅读学校教师结合个别化教育教学实际面向普校教师开设相关讲座。

二是区级层面开设“研训一体”课程。结合学习解读国家盲、聋、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与要求,明确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路径,开设《基于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等课程,通过“教研训”一体,整合推进特教专业培训课程,开展“专题”研讨,形成研训一体的教研工作生态链,强化研训工作整体效应。

三是区校联动推进国家课标校本化实施。区特教教研员与特教学校形成共同体,围绕“落实新课标,创有趣课堂”的主题,深入特教学校听课,指导教师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结合上海市第四聋校课堂教学评比,深入教研组调研、研讨“落实国家课标校本化实施”情况。

四是以上海市特教资源征集活动为契机,加强学校案例应用意识。高度重视、积极宣传、广泛动员,通过行政推动、教研跟进,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市级征集活动,学会共享资源、应用案例、提高教学技能。

4.以各类信息化平台为共享池

黄浦区建立了区域性018岁特殊学生电子化运行机制,包括“随班就读学生个人成长平台”“ 区特教指导中心网站”“黄浦区学前特教指导中心管理平台”“第四听障教育指导中心管理平台”以及两所特殊学校的管理平台和正在建设的“送教上门学生医教结合服务平台”。通过电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专业支持与服务作用,实现信息化服务管理整合统筹,加强资源管理和社会服务。在此基础上,制订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计划,建立学生个人健康档案,并根据不同残疾类别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程内容做好医学和教育评估,深化医教结合服务成果,提升特殊学生生命质量。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的爱,黄浦特殊教育坚守价值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坚持“零拒绝”,为特殊儿童的幸福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